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西省抚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16:1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5-2016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上学期教学质量期末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1、 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认为,“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与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相符合的是

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 儒家正统地位确立

C.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儒家思想趋向活跃

2 、 钱穆先生说:“在庄周思想中,政治事业遂若成为多余之一事。”这主要是因为庄周

A. 主张重归“小国寡民”社会 B. 宣扬“天人合一”自然观

C. 追求超越功利的精神自由 D. 追求超越阶级的兼爱思想

3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材料

A. 强调儒生和游侠是治国依靠的力量 B. 指出法律繁多是社会紊乱的根源

C. 论述了镇压人民反抗的合理性 D. 论证了建设法制国家的必要性

4 、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提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基于此,该思想家提出的解决措施是

A. 以德治民 B. 无为而治 C. 严刑苛法 D. 节俭尚贤

5 、 董仲舒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下面对董仲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伦理应该高于天理 B. 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本原

C. 是以人为中心的无神论 D. 人类之特性乃天意所授

6 、 顾炎武在《日记录·序》中写道:“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这表明他的治学风格是 A. 经世致用 B. 旁征博引 C. 开拓创新 D. 批判继承

- 1 -

7 、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劝学》中批评后世儒者,将儒学学说裂为文学、事功、道学殊途,丧失了儒学及其为学的根本。他尖锐地指出,“国家五十年来,为政者无一人以富民为事,上言者无一人以富民为言”,以致“四海之内,日益贫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在此,唐甄主张

A. 学以致用 B. 学优则仕 C. 有教无类 D. 批判现实

8 、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西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

A. 西汉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作

用 B. 武帝确定“五经”前儒学杂乱

C. 西汉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

理 D. 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

9 、 史书所记节烈妇女,唐朝只有51人,宋代有267人,明代达到36000人。由此可以判断

A. 史书作者从唐开始把妇女纳入研究视野 C. 古代史学家秉承社会史观撰写史书

B. 明朝时期理学深刻影响民众观念 D.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远甚于唐宋

10 、 唐高宗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占三分之一,武则天时期占二分之一,唐玄宗时期占三分之二。两宋共有宰相134位,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这反映出

A. 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B. 唐朝政局比宋朝稳定

C. 重文轻武的风气逐步形成 D. 选官用人越来越开放

11、 陈乐民在《启蒙札记》中曾经说道:“五四”是启蒙的曙光,在固结不解的土地里播种下期待它总有一天将发芽生长的种子。这里的“种子”指的是 A. 民族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爱国主义 D. 民主与科学

12 、 孙中山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据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 民族主义仍属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范畴 C. 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

B. 正确分析了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的基本任务 D. 将民族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反侵略指导思想

13 、 据统计,1902年中国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以上现象说明

A. 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与发展 B. 近代学堂已经取代

- 2 -

旧式学堂

C. 中国近代学生人数已超过传统学生 D. 当时已经实现了教育近代化

14 、作家协会召开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研讨会,认定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是“胡适实用主义主观唯心论的继承”,其目的是“割弃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用主观主义??把读者引向不可知论的泥潭”。对这一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 用政治批判代替学术讨论 B. 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C. 不利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 D. 不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15 、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1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让人们对宗教的执着追求依旧不减,但是,人们对世俗社会更加关注,更加好奇。如伽利略(1564—1642)一生虽然经历了多次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但是他更喜欢献身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这说明 A. 人文主义的发展使科学家放弃了宗教信仰 C. 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和科学的斗争十分激烈

B.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使人们面向现实 D. 面向现实的精神引发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17 、 著名学术大师贝尔德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说:“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一切历史都成了现代史。”下列历史事件对应关系能说明这句话的是

A. 古希腊文化与文艺复兴 B. 百家争鸣与新文化运动

C. 智者学派与浪漫主义文学 D. 理性主义的发展与经典力学

18 、 有历史学家认为:“路德开始是一个改革家,但最终却成为一个革命家。”路德最终成为“革命家”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改良教会 B. 路德挑战教皇,建立新教

C. 路德主张教会积极干预世俗事务 D. 路德改革促使民族国家出现 19 、 下面是一本书的目录摘编。据此判断该书的作者是 第三章 人生来就有对神的认识

第六章 任何要到神——造物者面前的人都必须由经由圣经的引领和教导

- 3 -

第七章 圣经必须受圣灵的印证,如此,圣经的权威才能得以确定,若说圣经的可靠性依赖教会的判断,这是邪恶的谎言

第八章 就人的理性而言,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圣经的可靠性

A. 但丁 B. 伏尔泰 C. 莎士比亚 D. 加尔文

20、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 《哲学通信》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约论》 D. 《纯粹理性批判》

21 、 “不管他的思想是否被正确理解,整个启蒙运动的纲领是自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并且从他的辉煌成就派生出启蒙运动的信心及其广泛的影响。这在后来转变为西方现代文化。”这里评论的是

A. 伽利略物理学定律 B. 伏尔泰启蒙思想 C.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22 、 “在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相信空间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在这个展现着宇宙戏剧的舞台上,时间对于所有的演员而言都在以同样的速度‘滴答滴答’地流逝着。而1905年后否定了所有的这一切。”导致这一“否定”的主要原因是

A. 普朗克创立了量子理论 B. 伽利略创立了实验科学

C.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 D. 达尔文发现了人类起源

23 、 《发明简史》一书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发明共归类为十四章,其中四章的标题分别为“科学理论反哺科技发明”、“先造仪器,再谈科技”、“科技发明是把双刃剑”、“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下列选项中,属于题干中所述“先造仪器,再谈科技”一章的发明的是 A. 蒸汽机 B. 无线电 C. 原子弹 D. 移动电话

24 、 艺术家不再为社会代言,不再为公共的用途或享乐而创作,他们追求着自己所关切的东西。这说明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

A. 现实主义色彩 B. 古典主义风格 C. 现代主义倾向 D. 自然主义风格

25、 某作品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最后作者用一个毁灭性的结尾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此作者是

A. 马克·吐温 B. 海明

威 C. 杰克·伦敦 D. 马尔克斯

我的备注26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4 -

江西省抚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61t9skcg7g2489hhv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