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30个容易用错的成语总结
1、不胫而走
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提示】
胫,小腿;走,跑。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2、稗官野史
泛指记载不见经传的逸闻琐事的著作。 【提示】
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写的史书。并非指低俗的读物。
3、筚路蓝缕
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难与辛苦。
【提示】
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并非指衣衫不整。 4、别无长物
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多余的物品。多形容生活清苦或俭朴。
【提示】
长物,多余的物品。不能理解为没有什么特长。 5、不耻下问
- 1 -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提示】
不可用于向比自己高明的人提问。 6、不瘟不火
指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用来形容戏曲、表演等。 【提示】
易被误用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误写作“不温不火”。
7、不孚众望 不能使众人信服。 【提示】
孚,使人信服。贬义,区别于“不负众望”。 8、差强人意
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提示】
差,略微。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9、大而化之
原意为光大道德以化育万民,也指对精神、学说等发扬光大;现指做事粗放、宽容或草率、马马虎虎。
【提示】
- 2 -
不是指把大的化成小的。 10、翻云覆雨
比喻玩弄权术或反复无常。 【提示】
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11、分庭抗礼
主人与客人分立庭中两侧,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指彼此地位或势力相当,平起平坐或互相抗衡。
【提示】
抗,对等。不可理解为“对抗”。 12、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绘画等技艺高超精妙。 【提示】
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3、沆瀣一气
泛指气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提示】
沆瀣,夜间的水气,又指唐代的崔流、崔靡两个人的名字。用作贬义。
14、好整以暇
形容在纷乱繁忙中显得既严整又从容。 【提示】
- 3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