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讲义
【中考要求】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1.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 气 2. 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1. 说明(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氧 气 2. 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 ★★★(★) ★★★ 空 气 和 水 1. 认识水的组成。 2. 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 3. 知道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水 法。 4.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真题剖析】
例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1
要求层次 ★ 1. 说明(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氧 2. 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化碳 ★★★(★) ★★★ ★★ ★ ★ ★★ 止水夹
水
是 、 。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体积的1/5。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 。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 45 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2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例2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中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中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 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3
水
图B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 mL的集气瓶中,燃烧匙中点燃的固体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约为125 mL。 方法2:用如图C 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抽取150 mL的气体,缓缓地从 b处通入装置中。
(2)实验结束后,c 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 mL。 【实验二讨论】
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 (填写“方法1”或“方法2”),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 % 。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友情提示:请注明是哪种方法)。 例3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有关气体的实验。 (1)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
分液
漏斗
NaOH溶液
图C
K
小试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