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8课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4:5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重点了解商朝甲骨文,中国古代的历法和诗人屈原。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的成就。

2、通过看图,培养其观察、想象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学习方法】

本节课较简单,主要靠自己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一)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 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从 开始。

2.金文: 的 上铸刻的文字,叫做“_______”,也称铭文。比 规范。 3.大篆: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商朝甲骨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载。 2.历法:(1)相传 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__”; (2) 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 时期,测定出一年_______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3.医学: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 、 、 、 “四诊

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屈原: (1)时间: 楚国人。

(2)文学成就:采用 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代表作《 》,是千

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3)地位:世界和平理事会把_________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钟鼓之乐:(1)盛行时间: 。

(2)历史意义:反映了我国古代 的较高水平。 (3)珍贵乐器:在湖北随州出土的 最为珍贵。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眼泪,哀怜人民的生活这样多灾多难!)-------《离骚》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过屈原之后,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品质?

三、课堂小结(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甲骨文:①是_________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②我国有文字可 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开始的。 文字的演变 中 金文:_________上铸刻的文字,又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 华 大篆:__________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文天文:商朝__________中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准确。 化的 夏朝:今天的农历,又叫“________”。 勃 历法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______个月。 兴 战国:测出一年_______个节气。 (一 医学:名医______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 文学:战国末期楚国_______创造出新体诗歌,代表作抒情长诗《 》, 音乐:春秋战国盛行___________ ,湖北随州出土的__________ 最为珍贵。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商周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 )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C.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3.为便于安排农业生产,我国古代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 A.战国 B.商朝 C.春秋 D.夏朝 4.我国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是谁总结出来的( )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 5.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他是春秋末期楚国人 B.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C.他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二、填空题:

1.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吸收民歌精华,利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新体诗歌,他的代表作品是《 》。

2.1973年在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____________ 最为珍贵。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②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8课导学案 的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8课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gmwl2bbv75136q5shn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