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可编辑
(3)经营成本:
<1>经营成本的计算公式:
①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②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修理费+其它费用。 <2>交易成本与融资方案无关。因此在完成建设投资和营业收入估算后,就可以估算经营成本,为技术方案融资前分析提供数据。 (4)税金:
<1>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涉及的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关税、所得税等。有些行业还包括土地增值税。 <2>税金一般属于财务现金流出。(增值税的销项税属于现金流入) <3>为了满足筹资需要,必须足额估算技术方案建设投资,为此技术方案建设投资估算应按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价格进行同时需要将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单独列示。,以便财务分析中正确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和应纳增值税。
五.设备更新分析
1. 设备磨损的类型:
(1)有形磨损(物质磨损):
<1>第一种有形磨损:在外力作用下实体产生的磨损、变形和损坏,这种磨损的程度与使用强度和使用时间长度有关。
<2>第二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如金属件的生锈、腐蚀,橡胶件的老化等,这种磨损与闲置的时间长度和所处环境有关。
——上述两种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等降低,使得设备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 (2)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1>第一种无形磨损: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没有发生变化,但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其后果只有现有设备原始价值部分贬值,设备本身用价值并未发生变化,故不会影响现有设备的使用,因此不产生提前更换现有设备的问题。
<2>第二种无形磨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其后果不仅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而且还会使原有设备使用价值全部或部分丧失,这就产生了新设备更新的问题。 (3)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后果:
<1>相同点:都引起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
<2>不同点: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很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仍然可使用,只不过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核算,需进项分析。 2. 设备磨损补偿方式:
(1)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
(2)设备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改装; (3)设备有形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是更新; (4)设备大修理是更换部分已磨损的零部件和调 整设备,以恢复设备生产功能和效率为主。
(5)设备现代化改造是对设备的结构局部的改进和技术上的革新,以增加设备生产功能和提高效率为主;更新是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 3.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与互斥性投资比选相同) (1)设备更新分析站在客观的立场分析问题;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不考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 (3)逐年滚动比较。
4. 设备更新时机的确定方法:
(1)设备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不能作为设备更新估算的依据。 (2)设备技术寿命:从投入使用到技术落后而淘汰所延续的时间。主要由无形磨损决定的。 (3)设备经济寿命:从投入使用到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设备经济寿命是由设备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1>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利用设备年度费用曲线确定经济寿命。
年平均使用成本=年资产消耗成本+年运行成本 ——使用年限N0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经济寿命就是从经济观点(即成本观点或损益观点)确定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2>经济寿命简化计算方法:
N0?(2P?LN)?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账面价值) LN—预计残值
?—设备的低劣化值
<3>设备更新时机的确定:设备更新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却也未必立即进行更新。
①如果旧设备继续使用1年的平均使用成本低于新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即:
CN(旧)?CN(新),此时不更新旧设备,继续使用旧设备1年。
②新旧方案出现CN(旧)?CN(新),应更新旧设备。
5. 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 (1)设备租赁:
<1>融资租赁:不得任意中止和取消租约,贵重设备宜采用这种方法。租赁期较长,超过设备使用寿命的75%。
<2>经营租赁:可随时取消或中止租约,一般是短期、临时性租赁。 (2)设备租赁与购买相比优越性:
<1>在租金短缺的情况下,可用较少资金获取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引进先进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
<2>可获得良好的技术服务。
<3>可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防止呆滞,也不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 <4>可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冲击,减少投资风险。 <5>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费上的利益。 (3)设备租赁的不足之处:
<1>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承租人无权随意对设备进行改造,不能处置设备,也不能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2>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所交的租金总额一般比直接购买设备的费用要高。 <3>常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
<4>融资租赁合同规定严格,毁约要赔偿损失,罚款较多。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6. 设备经营租赁方案中的租赁费用:包括租赁保证金、租金、担保费。
7. 影响租金的因素:设备的价格、融资的利息及费用、各种税金、租赁保证金、运费、租赁利差、各种费用的支付时间以及租金采用的计算公式。 8. 租金的计算:
(1)附加率法:在租赁资产的设备货价或概算成本上在加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资金, R?P(1?N?i)?P?r (P租赁资产的价格,N租赁期数,i利率,r附加率) N(2)年金法:将租赁资产价值按动态等额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的计算方法。有期末支付和期初支付租金之分。
i(1?i)Ni(1?i)N-1①期末支付租金 :Ra?P;②期初支付租金:Ra?P。 NN(1?i)?1(1?i)?19. 设备租赁与购置方案的经济比选方法:
(1)一般寿命相同可采用净现值(或费用现值)法。 (2)设备寿命不同时,可采用净年值(或年成本)法。
——在充分考虑各种方式的税收优惠影响下,应选择税后收益更大或税后成本更小的方案。
六.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 价值工程的概念: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的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得最佳的总和效益的一种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的“工程”指为实现提高价值的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的活动;价值工程中的“价值”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它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也不是交换价值,而是比较价值,是作为评价事务有效程度的一种尺度。 V?F ( V—价值 F—研究对象的功能 C—寿命周期成本) C2. 价值工程三要素:价值、功能、寿命周期成本(生产成本+使用及维护成本)。 3. 价值工程特点:
(1)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具备的功能。 (2)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3)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4)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 (5)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
(6)建筑工程系是以集体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活动。 4. 提高价值的途径:双向型、改进型、节约型、投资型、牺牲型。 5. 对于建设工程,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在规划和设计阶段。
6.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①准备阶段;②分析阶段;③创新阶段;④实施阶段。 (1)准备阶段的对象选择:
<1>从设计方面看,选择结构复杂、性能技术指标差、体积和重量大的工程。
<2>从施工生产方面看,选择量大面广、工序繁琐、工艺复杂、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工程产品。
<3>从市场方面看,选择用户意见多,和竞争力差的工程进行价值工程活动,以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4>从成本方面看,选择成本高或成本比重大的工程。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2)功能分析阶段功能的分类:
<1>按重要程度,功能一般可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2>按性质,功能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3>按用户需求,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4>按量化标准,分为过剩功能和不足功能。 <5>按总体与局部,分为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
<6>按功能整理的逻辑关系,分为并列功能和上下位功能。
——计算价值系数Vi=Fi/Ci Vi评价对象的价值系数,Fi功能评价值,Ci现实成本
<1>Vi=1,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2>Vi<1,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面评价对象现实成本偏高,功能要求不高,还有可能存在过剩功能。
<3>Vi>1,说明该对象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 <4>Vi=0,如果是不必要的功能,则取消该评价对象。
——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的改进范围: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产品每个构配件的价值系数尽可能趋近与1。为此确定的改进对象是: <1>Fi/Ci值低的功能。
<2>Ci=(Ci-Fi)值大的功能。 <3>复杂的功能。 <4>问题多的功能。
(3)创新阶段包括:创造和方案评价。
<1>方案创造的理论依据是功能载体具有替代性。
<2>方案创造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模糊目标法)、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专家检查法。
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1. 选择新技术应用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适用。 (2)总和效益上合理。
——一般地说,在保证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应是选择新技术方案的主要原则。
2. 新技术方案的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其方案的技术特性和技术条件指标对比与分析完成的。 (1)反映技术特性指标的有:结构工程中混凝土工艺方案的技术指标可用现浇混凝土强度、现浇工程总量、最大浇筑量等表示;安装工程则可用安装构件总量、最大尺寸、最大质量、最大安装高度。
(2)反映技术条件指标可用:方案占地面积;所需主要材料构配件资源是否能保证供应等。 3. 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增量投资所带来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
R(2-1)?C1-C2?100% I1,I2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1,C2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 I1-I2——当R(2?1)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示方案是可行的; ——当R(2?1)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示新方案不可行。
4. 折旧费用法:当方案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