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抛物线复习(1) 二、课型:复习课(执教人:何君玮)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维码试题编辑 五、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职高三的学生,大部分人的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学习兴趣不大。本节课的新课内容是高二完成的,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已经有点遗忘了。作为第一轮复习中抛物线的第一课时,要精讲精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落实相应的知识点。 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能根据抛物线的方程求其焦点坐标、准线方程,并能根据已知条件准确求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信息化手段和角色转换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自信心。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难点:形成“抛物线位置特征与标准方程形式特点”联系的能力,准确求解标准方程。 八、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的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课前用自主对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复习,对抛物线的基本知识加深记忆与理解。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参与,通过当小老师进行角色转换,让课堂更加有趣生动,让知识点分层落实。 九、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一、 前情反馈 学生反馈自主复习结果 1.抛物线的定义 2.四种形式的抛物线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学生活动 学生课前自己整理抛物线的有关知识点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师小结:如何确定抛物线的焦点位置及开口方向: 一次变量定焦点,开口方向看正负, 焦点准线要互异,4倍关系好分析。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我们是谁 1.到点(0,11)和直线y=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22方程是__ 2.动点M(x,y)到点F(4,0)的距离,比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 活动二:我们在哪儿 1.判断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在x轴还是y轴上? 2(1)x??4y (2)y?12x 22(3)x?18y?0 (4)2y?7x?0 22.判断上面四个抛物线的焦点是在x轴的正半轴还是负半轴上?是在y轴的正半轴还是负半轴上? 活动三:我们怎么做 1. x??4y的焦点坐标_____,准线方程_______ 2. y?12x的焦点坐标_____,准线方程_______ 3. x?18y?0的焦点坐标____,准线方程______ 4. 2y?7x?0的焦点坐标____,准线方程______ 5.抛物线y=4x2的焦点坐标____,准线方程_____ 变式:抛物线y?ax的焦点坐标_______,准线方程______ 小结:先化为标准方程,再确定开口方向,求出相关的值。 活动四:我们会成功 22222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并完成,师或生点评。 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两个练习巩固抛物线的定义 活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活动设置由易到难,分层落实。 学生独立练习、板演、讲解,老3师补充。 (3)焦点在x轴上,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2 (4)过点(1,-2) 小结:由条件先定型(焦点位置,方程形式)再定 量(p的值),必要时分类讨论。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是x轴, 坐标轴,且焦点在直线x+2y-6=0上,求抛物线的 标准方程。 学生分析讲解 变式:若改为对称轴是坐标轴,结果如何? 我们敢挑战: 1.扫码做题: 学生扫码做题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学生思考,机动抛物线上一点M(3,m)到焦点的距离是4,求该完成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三、课堂小结: 内容小结: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焦点、准线 方法小结: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师生一起小结 四、课后作业:必做:1.练习卷 选做:2.寻找足球运动中的抛物线问题,尝试编题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根据下列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焦点为(0,-7) (2)准线方程为x=4 典型例题讲解,起到巩固内化知识的效果。 适时小结,将所学知识内化。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维码生成题模式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巩固知识与方法 发现足球与数学的关系,提升兴趣与能力。 教学反思:作为高三一轮复习课,抛物线内容分两节知识来讲授,第一节讲授抛物线的概念和标准方程,第二节讲授抛物线与直线的相
交问题。本节课讲授的是第一节,根据教学情况和课下学生接受情况现将本节反思如下:
一、教学设计方面:
本节课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了前情反馈、课堂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自主的整理知识点,达到加深记忆与理解的目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提高他们的的学习的主动性;在题目选择上有先易后难,分层教学,让每位同学都学有所得;教学方式上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讲解分析,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引入了二维码扫码做题的新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抓住解析几何的核心─—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结合抛物线定义解决本节重难点。
二、自主课堂方面:
当前教学我们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自主课堂中提倡的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本节课教学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围绕例题进行变式训练,师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中,理解了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思想方法,更触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勤奋探索的动力,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源泉,实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虽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要恰当引导学生。对希沃交互式白板的使用仍有很大的余地,今后需要多去钻研。
一轮复习要做到细、实,要精讲精练,再加上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一定能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