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前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明夷待访录》和《民约论》有何相同之处
A.都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都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都具有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D.都主张以民为本,实行君主立宪 25、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取代浪漫主义而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占主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 B.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失望
C.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给人们造成心灵创伤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 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4分)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2)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5分)
材料四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松江府 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湖州府 万家”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3)阅读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3分)
材料五 “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
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总结报告》1953年
(4)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进入近代史期起,脚步非常清楚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向前发展:15、16世纪是“序幕”;17世纪进入到精神的深处同神学反复“较量”;18世纪最为关键……为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全盛期”准备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这是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局限在欧洲,它影响着、牵动着全世界前进的步伐。——《欧洲文明扩张史》序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8世纪为19世纪准备的“物质”“精神”条件分别是什么?分别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2)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请结合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内容来论证其观点。(6分)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3分)。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一一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2)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6分)
材料三 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化价值并以其批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材料四 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利(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3)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为什么会遭遇“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4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启蒙 “偏离了”“方向”的含义(2分)和原因?(3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