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清远华侨中学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22:0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清远华侨中学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一、这一部分复习什么?

1、物质的组成;混合物和纯净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 3、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 4、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6、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7、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8、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及比较其强弱。 9、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0、溶解度的概念。

11、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12、胶体;胶体的性质、制取和提纯;胶体凝聚。

二、这一部分怎么复习?

1、要准确理解概念

⑴有些概念是初中学的,要用高中的知识重新审视

例如,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反应?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否溶解别的溶质?高分子化合物、结晶水合物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等等;

⑵有些概念是有严格的条件和使用范围的 例如,溶解度的概念必须符合“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液”几个前提,气体摩尔体积必须满足“标准状况”、“1mol”、“气态物质”三个条件,这些都要准确把握。

2、要从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去理解概念 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例如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又如氧化剂、还原反应和还原产物,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用绘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复习。

很多概念容易混淆,这时要充分利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比较

例如,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②氧化、氧化剂、氧化性和氧化产物;③(非)金属氧化物和(酸)碱性氧化物,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④干馏、分馏和蒸馏,风化、裂化、(油脂)硬化和(金属)钝化,电泳、电离、电解和电镀;⑤胶体、溶液和浊液;⑥化学式、最简式、电子式、结构式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方程式。

类似这样一组一组的概念,都是容易混淆的,列表复习是最好的复习方法。

3、在概念的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复习中适当的习题训练是必要的,尤其对常见题更要认真总结整理。本 部分内容,“有关NA的问题”、“离子共存问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问题”是三类有代表性的常见题,可选取一两道典型考题(最好是近几年高考题)深入分析,不仅要弄清题目“考什么?”和“怎样解?”,更要分析题目“怎样考?”和“怎样变?”,从题目的设问、干扰和常错点三方面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做懂一道题,掌握一类题。

例如,“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面说法正确(或错误)的是”的一类题,从1990年以来,几乎每年必考,把这16年考题放在一起,就会发现许多干扰项设置的规律。比如“22.4mol·L-1”,必须在标准状况和1mol气态物质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使用,缺一不可。从1990年以来,有好多年的干扰项都设在“标准状况”上,用“常温常压”、“相同状况”、“通常状况”、“0℃,1.01×105Pa”、“20℃,

5

1.01×10Pa”、等说法来代替“标准状况”,干扰一直都有效。到考生基本适应后,干扰项的设置开始变化,有两年都用“常温常压1mol氦气含有原子数为NA”来设置干扰,一些盲目泡在“题海”、不

善于总结的同学一看见“常温常压”就条件反射地判断这种说法是错的,其实这句话并不涉及“22.4mol·L-1”,结果干扰继续有效。再后来的考题,干扰设在“气态物质”上,用“标准状况下1L辛烷”来设置干扰。最近两三年,这个考点得的干扰项设置趋于隐蔽和变化,但始终没离开过“标准状况”和“气态物质”上。在复习中将这些类似的问题总结清楚,知道命题者怎么命题的,知己知彼,解题就有把握了。

4、要重视数量词在概念中的作用

有些概念如果忽略了数量词,就会失去原来的含义,它的内涵就变了。如“一个”、“几个”、“一种”、“全部”、“任何”、“多种”、“一部分”、“少数”、“多数”等等。

5、不可忽视概念中的注释语

化学概念中的注语的形式是加括号,如,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做合金。

三、学习薄弱环节

1.知识结构缺陷,挂一漏万:例如,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的辨析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的选择题中,学生练得也多,但总有一部分学生答不好.究其原因,这部分学生平时不注意对这类题的"错误类型"总结归纳,做的时候就思考不全面从而造成错选或漏选.

2.概念模糊不清,导致错误:例如,对燃烧热的概念没有掌握,判断时易忽略“1mol可燃物”、“生成稳定状态的氧化物”等。再如,对中和热的判断易忽略 “稀溶液”、“生成1molH2O” 等.

3.解题方法不当,事倍功半:例如,在一些关于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溶解度的计算中学生往往不能综合应用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来简化计算,浪费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一、高考考试说明: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二、高考考试说明相关样题:

3、(了解:容易)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3和O2互为同位素 B、O2比O3稳定

C、等体积O3和O2含有相同质子数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三、课前训练:

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硫酸、烧碱、绿矾

(C)石炭酸、乙醇、醋酸钠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凡是酸性氧化物都可以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C)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该酸的酸酐 (D)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 一定是一种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一定是混和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和物

6、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它属于(2000年全国高考题)

SSHC(A).无机物 (B).烃 CHC=C(C).高分子化合物 (D).有机物 HCCHS S7、(1997上海)在下列各物质中加入过量盐酸后,最终不产生沉淀或浑浊的是( ) A 偏铝酸钠溶液 B 苯酚钠溶液 C 硅酸钠溶液 D 硫代硫酸钠溶液

【知识网络】

一.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体同素异形离子键 单质 游离态 离子 离子晶体 元素 化合态 组成 物质 构成 原子 共价键 原子晶体 化合物 宏 观 角 度 分子 微 观 角 度 分子间力 分子晶体 宏 观 角 度 二.物质的分类

思考:有以下物质,其中哪些一定属于纯净物?

⑴、空气;⑵、漂白粉;⑶、氧气;⑷、氯水;⑸、芒硝;⑹、铝热剂; ⑺、干冰;⑻、油脂;⑼、石油;⑽、乙酸乙酯;⑾、聚乙烯;⑿、氯乙烯; ⒀、C2H2;⒁、C4H10;⒂、淀粉;⒃、胆矾;⒄、食盐水;⒅、C6H12O2

答案:

反思总结:

知识要点:

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又金属和非金属之分)与化合物。化合物又可分为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后者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1、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固定的组成”指的是:①由同种分子组成,

如O2、H2O、CO2;②纯净物中元素含量是固定的,如氧化镁含氧40﹪,所以含镁为60﹪的氧化镁就是纯净的氧化镁,而含氮20﹪的硫酸铵就不是纯净物;③纯净物中各种微粒的个数比是固定的,如胆矾中Cu2+、SO42-、H2O三种微粒的个数比严格地按1:1:5构成,因此,胆矾、名矾、芒硝等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常见的混合物有:

①机械混合的`混合物,如空气、过磷酸钙、漂白粉、碱石灰、铝热剂、油脂、肥皂、石油、煤等;②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酚醛树脂等。混合物里各成分都保持原有的性质,各成分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如一般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因此,可以用过滤、分液、蒸馏、升华、渗析等各种物理方法将混合物分离。

巩固练习:

请指出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氢氧化铁胶体、硬脂酸甘油酯、过磷酸钙、漂白粉、福尔马林、王水、水煤 气、水泥、硬水、水玻璃、玻璃、碱石灰、钢、干冰、冰醋酸、重水、水银、聚 乙烯、纯净的盐酸、NO2、CuSO4、纯净的空气

反思总结:

2、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有三种形成方式:①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如O2、O3;②晶格里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③晶格里分子组成和排列方式不同,如红磷和白磷。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例: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SO2 SiO2 Mn2O7、CrO3 碱性氧化物:Na2O CaO 成盐氧化物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Al2O3 BeO ZnO

复杂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易错指津】

1.记忆性的知识记忆不牢。如有关物质的俗称记忆不清而造成错误。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不清。

如认为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该酸的酸酐;结晶水合物与对应的无水物是同一物质,因而结晶水合物脱水成无水物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等。

3.酸的几个不一定:

⑴强酸可以制取弱酸,但弱酸也能制取强酸。如:CuSO4+H2S=CuS↓+H2SO4; H3PO4(浓)+NaNO3=NaH2PO4+HNO3↑

⑵同种元素在含氧酸中价态越高,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氧化性: HClO>HClO4

⑶含氧酸的酸酐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HMnO4对应酸酐Mn2O7就是 金属氧化物。

⑷名称叫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

⑸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CH3COOH中有四个H原 子,但CH3COOH是一元酸。

⑹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发生变化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如“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这仅仅是胶体的凝聚,沉淀物还是氢氧化铁[Fe(OH)3],这一变化应属于物理变化。

5.搞清结晶水合物与对应的无水化合物之间的差别。结晶水合物的组成是一定的,是纯净物,它与对应的无水化合物并不是同种物质。如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实质是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为:

清远华侨中学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h9kr26pi91klhl34qo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