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文体分类的高中文言文选篇概貌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8 6:09: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文体分类的高中文言文选篇概貌分析

作者:王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9年第04期

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所有选文,从选文内容以及单元提示中不难发现每个单元的分类都是以文体为标准。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言选文的归类方面,编者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体学理论来划分,笔者以为这是不足以评判以及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因此,以古代文体学理论为基准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所有文言文选篇重新归类,是比较合理的。 一、古代文体理论概述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文本同而末异”,实质是说一切文章的基本规则是相同的,而不同的文体具有其特殊性。经查询资料可以知道,我国最早的文体学分类著作是《诗经》。《毛诗序》说《诗》有“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文体分类,而赋、比、兴则显然属表达手法。南朝刘勰编撰的《文心雕龙》按文体分为三十三类,其中某些文体下又附属各小类;如“论”又分为陈政、释经、辩史和诠文这四小类。北宋初由李昉等十二人合编的《文苑英华》分文体为三十八类,其中多数文体又按内容分为若干小类;例如,“序”分七小类,包括文集、游宴、诗集、诗序、饯送、赠别和杂序。明代吴纳编撰的文体学著作《文章辨体》一书中按文体分五十八类,但同一时代的徐师曾编撰的《文体明辨》按文体分为一百二十一类,比之《文章辨体》,则更为详尽。今人褚斌杰在他的文体学著作《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将古代文章的各种体类分为论说文、杂记文、赠序文、序跋文、箴铭文、哀祭文、书牍文、传状文、公牍文、碑志文。其中,“杂记文”之下又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人物杂记以及书画杂物记。还有许嘉璐的《古代文体常识》中分为十二类,包括辞赋、颂赞、箴铭、碑志、哀祭、序跋、传状、论辨、书启、诏令、奏议以及杂记。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古人对文体的分类,其目的在于实用,主要为了教会人们如何写作。因此,对文体进行分类,都是按照由简到繁、由繁从简的方式加以分析。因而文体分类细致入微。 二、高中文言文选篇概貌分析

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可知,编者将文言文以现代散文文体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古代记叙散文、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古代议论性散文、古代人物传记散文和古代抒情散文,具体编排情况如下表所示:

笔者以为在评析古人的文章时,我们应该站在古人的角度来分析,古人写文章一般都是为了实用,如“祭文”是古代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然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编者借鉴的是西方现代文体论来将文言文进行归类,这是不足以评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特别是中国古人有着相对分明的文体感、文体意识,还有古代发达的文体学等,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突破。因此,在评判、分析文言文时,笔者认为应该以古代文体理论知识为基

基于文体分类的高中文言文选篇概貌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hbl82n4uk9o8y29wt5t6vudb8bhu400z6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