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最大工作压力:4.2Mpa
4、喷头入口压力:不小于中期容器压力的一半 5、气体喷放时间:≤10s; 6、灭火剂充装密度:≤1150kg/m 7、系统启动气源:N ; 8、环境温度:≥0-50℃;
9、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小于1.2KPa,
10、系统设计
本气体消防工程共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划分祥见附表)。系统采用组合分配全淹没式灭火方式;
1 设计技术参数
设计浓度 8%~10% 2 系统组成
七氟炳烷灭火系统主要由灭火剂储瓶、瓶头阀、单向阀、压力表、启动装置、挠性接头和喷头组成。
3 控制方式及工作原理
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同时具有气动启动、电启动、电气手动启动及应急机械手动启动四种方式:
(1)气动启动工作原理:
当某个防护区两火灾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自动灭火控制器立即发出信号指令,打开该区启动钢瓶,瓶中高压氮气分为两路,一路经气路单向阀打开该区选择阀,一路直接打开灭火剂储瓶组,施行该防护区灭火。
(2)电启动工作原理:
当保护区内两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自动灭火控制器立即发出电信指令,使钢瓶分盘按预先给定的组合分配方式,电启动瓶头阀及对应的选择阀,实施自动灭火。
最低环境温度 0℃ 喷放时间 ≤10s 70L瓶装量 70kg 13 / 21
钢瓶分盘用来通过电气原理,实现各区灭火的钢瓶的组合分配方式,并具有接线端子箱的功能。在钢瓶分盘上设有主、备钢瓶的转换开关。
(3)电气手动启动方式:
将灭火控制柜面板上启动方式转换开关置于半自动位置,手动按动灭火系统启动按纽,使相应保护区的选择阀及灭火剂储瓶组瓶头阀打开,便可实施电气手动启动灭火功能。其优点是,可根据火灾现场及人员撤退情况,适时释放灭火剂。
(4)应急机械手动启动方式:
当电启动、气动启动及电气手动启动功能失效时,工作人员可在设备现场实施应急手动,以打开相应保护区域的选择阀及瓶头阀,进行灭火。
紧急启动切断盒用来被保护区现场,人为应急启动灭火系统或停止灭火系统的启动。
3.3.4 药剂计算
本次项目的保护区总面积约为25平方米,楼层高度按照3米计算,按照七氟丙烷气体容量计算公式:每1立方的空间需要0.63398*1.12=0.71公斤。
需要七氟丙烷气体计算公式:25*3*0.71=54药剂量(公斤)
3.3.5 安全要求
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报警器,必要时,可增设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才处应设光报警器,报警时间不宜小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应能手动切除报警信号。
防护区入口处设灭火系统防护标志和喷放指示灯。
14 / 21
3.4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3.4.1 需求分析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均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学校校园网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校园网建设初期往往面临如下问题:
(一) 网络架构较为混乱,不便于扩容和维护管理:校园网在建设初期,设备和光纤/电缆随意布放,缺乏统一的网络分层规划管理,网络拓扑相对混乱,不便于对网络性能瓶颈进行正确评估和有效扩容,给日常网络管理也带来很大难度。
(二) 网络可靠性规划不合理,影响学校教学和管理、造成投资浪费:由于缺乏有效的校园网规划,对于网络可靠性考虑不够,网络中既存在单点故障导致网络可靠性低、影响学校管理行为,同时也存在网络过度冗余、造成投资浪费的现象。
(三)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网络安全性是校园网建设的重中之重,传统校园网安全漏洞较多,无法应对内外部用户日益猖獗的网络攻击行为(例如:对校园网设备进行攻击、消耗网络带宽、窃取学校相关信息),对于内部和外部用户缺乏有效的身份认证手段、用户可随意接入网络,网络层面的安全保证和防御措施也不到位,造成校园网的脆弱和易攻击。
(四) 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业务需求:随着学校的业务发展,出现了基于校园网基础设施的丰富增值业务需求,例如:网络接入形式要求多样化,支持WLAN无线接入,满足移动办公、大区域无线缆覆盖等特殊要求;对于学校用户访问外网进行计费,计费策略可灵活设置(时长计费、流量计费、按目的地址计费);学校多出口链路场景下的负载均衡、灵活选路需求。传统校园网建设缺乏有效满足这些增值业务需求的统一解决方案考虑,支持这些业务存在校园网络分散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
15 / 21
(五) 缺乏简单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学校IT网络运维部门面临很大压力:当前,学校网IT运维部门面临很大的网络运维压力,来自于校园网内外部的安全事件频发、网络可靠性低引起的网络业务中断现象,网络故障诊断、分析定位过程对于IT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水平要求较高,缺乏简单有效/低成本的图形化网管工具、进行实时网络拓扑显示、状态监控和各种故障事件预警/告警展示。另外,IT运维部门也需要实施统计校园网各路径的流量信息,便于对网络带宽进行管理和规划,给后续网络扩容提供参考。
3.4.2 设计原则 ?
(一) 安全性:安全性是学校校园网建设中的关键,它包括物理空间的安全控制及网络的安全控制。需要有完整的安全策略控制体系来实现学校校园网的安全控制。
(二) 可靠性、可用性:高可靠性是校园网提供使用的关键,其可靠性设计包括:关键设备冗余、链路/网络冗余和重要业务模块冗余。
关键设备均采用电信级全冗余设计,可实现单板热拔插、冗余的控制模块设计、冗余电源设计。采用冗余网络设计,每个层次均采用双机方式,层次与层次之间采用全冗余连接。提供多种冗余技术,采用高效、负载均衡的双机备份。
可采用交换机的集群或者堆叠技术,在不降低网络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化网络架构。
(三) 可扩展性:校园网方案设计中,采用分层的网络设计;每个层次的设计所采用的设备本身都应具足够高的端口密度,为后续校园网扩展奠定基础。
在出口层、核心层、汇聚层的设备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校园网的发展进行灵活扩展。
16 /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