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直接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是物理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猎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手脑并用。教师再因利势导,结合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力求课堂内容的生动、形象和趣味,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就不再存在“物理难学”这样的观点,第一道坎算迈过去了。
3.将教学过程暴露给学生
所谓“暴露式”教学,就是把知识的传授或学习当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作为一个结论轻易抛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既暴露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定律的建立过程,又暴露教师的的探索过程,更暴露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不断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信息交流,达到大面积提高的目的。
充分稀释概念,暴露概念形成过程。物理概念是人们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是以精辟的思维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例如:讲解“超重”和“失重”概念时,从测量过程讲“视重”,再讲物理的真实重量“实重”,最后提出“超重”和“失重”概念。
强化教学反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逻辑过程,通过教师实施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巧妙设问、板演、作业练习等教学反馈手段,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那些错误的思维过程,以此提高思维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思维定势的正迁移
当思维定势成为展开有效的思维活动的一个条件,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与专注性时,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对新知识的学习将起着促进作用与影响,这时称为正迁移。
思维定势是促进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奥贝尔指出:迁移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的活动中。当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知时,常常用学生先前获得的知识结构对后继学习施以的影响,使新知识通过迁移而同化或顺应原有的知识结构,并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得以扩展。例如:物质的密度与体积、质量、形状无关,同为物质特性的比热、热值同样与其体积、质量、形状无关。
思维定势的正迁移作用还在于,这是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一般地说,当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联想起一个已经解决的类似问题,或转化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在当前的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以语重心长积极有用的思维定势。
在解题教学中,要培养那些具有解题效用的、能导致某些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策略的定势,以产生正迁移。
5.营造学生自主课堂环境
所谓学生自主的课堂环境,简称自主课堂,就是以尊重、信任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进行
的负责任、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选择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课堂教学环境的核心所在。但是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所选课题或教学内容要难度适中,在选择课题或教学内容时,还应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解决该课题或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课题或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在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具体目标比模糊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策略和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自信地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构建学生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精神世界中的这种强烈的需求。教师只有积极参与,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问题的探讨更深入,也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
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并展开实际应用的练习。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并形成学生学习的爱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课堂,教师需要注意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保护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我主体意识,并做好自主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促使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取动力与信心,不断上进。
当然,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批判不等于一股脑将原有的东西全部抛弃,而应当按“拿来主义”的观点予以批判地继承;理性突围的目的是找到师生在课堂上的最佳契合点,最终归宿仍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资料《走进新课程》
[2]《素质教育在西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邓智海编著2000年第7版 [3]戴汝潜主编《魏书生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4]张德勤《思维定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辩证分析》,《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5]赵伟良《暴露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0期 [6]陈二伟《构建学生自主课堂教学环境》,《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16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