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6:07: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概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实施,作为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理应重视日常中每一环节的教育,抓住教育契机,关注每一位幼儿,让幼儿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研究试行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对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行动研究法,重点采用了观察记录法,借鉴于其他研究者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结合研究者的思考,本研究从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阅读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以至为大班幼儿做好幼小衔接而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研究者,我们希望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培养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阅读习惯、社会交往习惯及安全习惯中,能有系列的目标、实施途径及执行计划,通过有效的培养方法,最终试图寻求可以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需经常思考如何让幼儿感受到新鲜感、乐在其中,且不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生活环境、游戏活动中,达到既定的目标。基于以上的种种思考,开展本研究。

一、以幼儿发展为目标,逐步推进实施 1.定目标 ①生活卫生习惯

能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收拾玩具、整理学具、 擦桌子、做值日等;珍惜粮食,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学会正确的刷牙、洗脸、擦鼻涕、及梳头、扎辫子方法;感知天气变化而主动增减衣服、主动喝水;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强光或过暗地方看书,学会自律;能自觉安静入睡,睡姿正确;做事有始有终,有责任感。

②阅读习惯

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阅读的快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看书时专注、安静、不打扰别人,能从前到后一页一页、轻轻翻看图书,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阅,能爱护图书,不撕不折,保持图书干净、平整,有认识标记、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愿望。

③交往习惯

对人热情大方,会使用礼貌用语;有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当同伴和身边熟悉的人遇到困难时,能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爱好、想法和感受,并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感受与他人分享、合作的快乐。

④安全意识

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有安全意识;在突发危急事件前不慌张,有自救常识;有自我保护意识,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2.制计划

根据研究目的,以幼儿现有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以多种途径实施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①环境渗透;②日常生活环节;③教学活动;④区域活动;⑤自主游戏活动

二、以多种教育途径为载体,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1.环境渗透教育

以“6S”的创新理念,创设优雅、卫生、安全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我们通过推行“6S”管理,培养幼儿对物品的收拾整理习惯,并通过简洁清楚的标识,提示幼儿在日常行为或游戏结束后,整理材料。如,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时,我们制作幼儿饮水记录标识,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姓名和8个可移动数字,每喝一次水就移动一个数字,直至移动到8,这样就完成了一天的喝水量。这样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标识,不仅增强了幼儿喝水的自觉性,更助于老师的检查督促,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幼儿上洗手间、盥洗、站队等等生活的环节上,都有明显的标识,我们尽可能让幼儿参与标识的设计,体现与环境的互动性。通过“6S”的创新理念,创设“共享书屋”,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及收拾整理习惯。书屋中每个细节无不渗透标识的管理,我们为每本圖书贴上编号,墙上挂上与编号一致的借取号码,幼儿姓名与借书卡对应挂在墙上小布袋上,幼儿借书时把与图书相对应的号码挂在自己的借书卡上,全过程幼儿自主完成,在接近400本图书的“共享书屋”里,幼儿可有序地自由取阅,老师不用监管。环境标识的作用,不但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收拾整理习惯,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由此可见,环境的教育功能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着。

2.规范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并提出要求。例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早晨来园、傍晚离园我们该如何做?我们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该怎么做?接受了同伴

的帮助我们该说什么等等,提出这些话题让幼儿发表自已的看法,让孩子们互相监督,并创设环境:图文配对,让幼儿通过操作,懂得何时需要使用礼貌,使用什么礼貌用语。这种日常中对幼儿礼貌行为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幼儿良好的礼貌习惯,与同伴的交往更融洽、更快乐。

3.情境教学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好习惯的形成。如,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活动“粮食来之不易”,和幼儿一起观看粮食的种植过程、组织幼儿在安全的情况下走进厨房,直视叔叔阿姨如何把原材料制作成可口饭菜的每一个环节,只见孩子们小声嘀咕“叔叔阿姨做菜真不容易呢”“我们真不能浪费粮食了”……从而懂得珍爱粮食,逐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又如,为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时,我们创设以物换物的情境教学,让幼儿从家中带若干件物品来园,在置换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如何才能快乐地以自已的物品换取别人的物品。在交换过程中,只见幼儿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行为,经过几次的活动,孩子们懂得同伴间的友善、真诚最能赢得信赖;在互动时,小东告诉笔者,他换来礼物的经过:“其实小悦的小玩具,我是不太喜欢的,但是因为她太想得到我的滚珠盆了,她说学琴老师有,但需要有10颗星才能得到,太难了,因为小悦平时跟我是好朋友,所以我换给她。”由此可见,日常建立的友谊是多么重要啊!我们在培养幼儿的安全习惯时,特邀请了民警进园给幼儿讲解安全防范意识:如何保护自己、课室实地演习了“地震逃生”“突发火灾逃生”等,幼儿聚精会神,还大方与民警叔叔互动,大胆提问:妈妈说,不能让别人触摸身体,为什么?我们家对门的叔叔来敲门,我们能开吗?等等,民警叔叔都作了详细的解释,幼儿在情景教学中掌握了很多的安全知识,在日常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

4.激励贯穿日常

表扬、鼓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首要。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是在摒弃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此过程是让幼儿学会辨别是非,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当幼儿做得好时,老师给予恰当的支持、赞许,并且鼓励要及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吃饭桌面干净了、碗里不留饭粒,马上表扬他珍惜粮食,引导幼儿回想我们观看过的粮食种植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经常检查孩子的书包,书桌抽屉,表扬会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小孩,到了小学一定很受欢迎;对热爱看书、并且姿势正确、懂得保护眼睛的幼儿也要加以鼓励;对懂得使用礼貌用语、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幼儿经常在班上为他们树榜样。日常,老师经常关注守规矩、好习惯的孩子,适时给予一个微笑、撫摸他的头、对他的表现表示肯定。

搜索更多关于: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 的文档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hs8q8q9xx797950lpza3sk4u09qm100fg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