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试论述文学活动四要素
怎样使抽象的文学理论术语变成有趣吸引人的普通家常,我觉得一个适宜的例子很重要。通过一个可以引起共鸣的例子来进行论述,效果会事半功倍。在文学理论中很重要的文学活动包括四个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单就从文字看来的确很抽象,看起来很难懂,觉得就只是一堆文字而已,对我们来说没多大的用处。如果我想通过我的语言让大家懂,这是需要一定的证据支撑的。
所以,我想要举一个特别通俗的例子,广大女生都特别喜欢的例子来帮助大家了解。犹记得2014年前红的一塌糊涂的韩剧《继承者们》,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在寝室一边吐槽一边追剧,那阵势快赶上春晚了。就这样一部被无数追剧党深深大骂编剧脑残的韩剧,创下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这部剧中,金牌编剧金恩淑用她一贯擅长的语言与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我们每个人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它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的种种现实:职场、家庭、爱情、亲情、朋友···当然也有反应主观世界我们自己会遇到的种种,例如:在年龄面前爱情的选择,在秘密面前友情的选择,在金钱面前亲情的选择···这都是我们简单日常中所会面临的问题,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所以我们在观剧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共鸣。在《继承者们》这个世界中的处处都是我们真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所以引用别林斯基的观点:文学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和再现。这也说明了世界对于文学的重要性:文学离不开世界,世界是文学之源,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
而从作者即编剧金恩淑的角度和立场来说,她写这个剧本时肯定融入了她自己的感受和感情,并且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我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金恩淑的每部作品都是她所一直期望或幻想的事,是她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遇到或不可能实现的事。她写过很多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那些爱情都是那么让人羡慕,而现实中,她已是一个男人的妻子,孩子的母亲了。但幻想是没有年龄和身份的限制的,金恩淑通过自己的想象联合现实用生动的笔触把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这说明文学活动是作者的表现活动,而作者同样也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
《继承者们》无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成功不仅仅是单从收视率和话题度来说,我认为的成功还是作品本身。在继承者们的世界里,每一个虚构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不是空有形式的骨架。电视剧中的金叹是一位刻画非常成功的任务形象,他的语言、动作和行为都让人印象深刻,没有夸张浮躁的行为举止,只是淡淡的让人不由心生欢喜这个人物充满了创造性。(作品与形式的关系)但扪心自问,我们在观看这部剧的时候真的只是一心期望有一个这样的男朋友吗?恐怕这只是一方面单纯的想法吧。我们还是觉得这样的世界与生活与我们离得有些遥远,会告诉自己这只是一部电视剧而已,与我们的现实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在不否认作品的优秀的同时,也会清醒的意识到这只是一部电视剧。童话里的浪漫是需要很多支撑的,我们活在现实世界。用理论的话说,作者在作品表达上的创新,不只是一个作品是否“好看”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新的观照事物、观察人生的方式,因而使得作品具有了超越具体内容表达的独立价值。它有它的价值,而如果我们把它当真了,恐怕感觉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一部电视剧拍出来,自然是给观众看得,对文学作品来说,我们就是所谓的读者。而对文学活动来说,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只有经过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创作的文本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又一基本要素。回到电视剧上,我们观众才是最后的评判者。这一部《继承者们》的创作目标群是很明确的:二十岁上下到三十岁左右的女性。二十岁上下的还是少女,哪个少女不怀春,总会幻想普通的自己有一个专属的白马王子;三十岁左右的已经有稳定的工作了,也在社会上磨练过了有
自己的判断能力,但她们总会累的。她们需要一个放松的时间,也可以称作吐槽的时间,这就创造了双赢的局面。而这都是很“明朗”的读者,还有“隐含的读者”呢。不要小看任何女人的内心世界,也不要认为男人的世界只有足球,“鸟儿大了,什么林子都敢飞了”。
一部电视剧的成功尚需要这么多的因素,何况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交往系统。其中,人类的生活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作者是文学生产的主体;至于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不仅是阅读作品的人,而且是与作者生活于同一世界的主体,双方通过作品进行潜在的精神沟通;而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的创造对象和读者的阅读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成功都来之不易,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文学活动四要素是必备的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