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个,女生有36个,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 )、12人( )、76人( )。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 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 35 42 85 42 8 85
( )( ) ( ) ( ) ( ) (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