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准备期数学小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5:2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为期一个月的一年级学习准备期已近尾声,在这阶段中,我们遵循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对待此项工作,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准备期的教学之中。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刚进入小学学习,其学习观念淡薄,还不知道知识和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学习准备期期间我们放慢了教学进度,降低了要求,从熟悉校园环境,体验学校生活,认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入手,让孩子消除了对学校陌生感,而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孩子有得看、有得听、有得玩,在此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为了实现此目的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游戏、故事、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明确数学课堂“听”“说”“做”的常规。我觉得,我们一年级的教师更应以爱心、耐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学习准备期我们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让学生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

现代的一年级学生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几个大人围着他转,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衣服也是大人帮着穿呢!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班级里开展“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课前,我们老师也总是提前进教室,让学生在课间就将下节课中的课本等用具放在课桌左上角或右上角,然后再出去休息,同时及时提醒学生赶快上厕所。上课前两分钟进教室,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听”的重要性后,还应该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其“听”的能力。只有学生会听了,才能更好地促使他们认真听。比如有的孩子只听老师讲的,我就告诉他们,听老师讲和听同学答一样重要,如果同学说得对,你就可以学到知识,如果同学答错,你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你就更聪明了。课堂上我经常刻意表扬几个听得认真的同学,树立榜样,孩子的从众、模仿心理重,很容易跟上。有时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复述同学的意见或答案,判断同学的见解。再结合开展

一些如“小小评论员”、“文明小听众”之类的活动,学生就会有较长时间的兴趣和耐性去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的效果自然会更好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种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地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在培养学生表达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应多加强学生“听”的意识和能力训练。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求知的金钥匙! 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随意性强,他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认真观察,而一些在他们看来乏味的知识则不免会心不在焉。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上培养和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事物,如人物、插图以及老师创设的种种情境,逐渐养成孩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在课堂上我们细心地指导他们参与学习,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我们运用媒体,用色彩丰富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课中经常这样对学生说:“比比谁发现得多。”“谁能找出不同点?”“你能找到数射线上的数字吗?比比谁找得快。”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交流时,就让其他小朋友用小手指出他讲的在哪里,你找到了吗?并经常开展小组比赛、个人比赛,在多次的竞赛、对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观察、有序观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做数学,认真审题是做题的开始,也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我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发现,学生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随意的将题目扫视一下,往往将题目的一些细节部分忽视。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错题率的升高。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习惯,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我就要求学生用手指或铅笔指着题目小声的读出来,特别是像要求多的题目如:数一数,圈一圈,涂一涂,让学生读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顺,然后归纳要求我们做几件事。这样,学生在读题时就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题目上。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在幼儿园吃习惯了,睡习惯了的小孩子们,进入一年级后,很不习惯,还是那么好玩好动,虽然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好多孩子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在想着学习以外的事情。做作业心不在焉,草草了事,不该写错的字也要写错,甚至一错再错。对此,我不是罚他们抄多少遍,而是针对儿童贪玩好胜的特点,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儿童好好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适当开展竞赛

小学生大多具有不甘落后、要胜过同学的心情。适当的开展个人间或者集体间的竞赛,能促进学生和谐,上进的学习气氛。例如进行优秀作业评比,比一比谁得的红五星多;还可以开展“捉马虎”比赛,找一找谁的作业本上的“马虎”多,谁最细心;在平时做作业时,还可以比一比谁的橡皮用得最少,谁的本子最干净等等,这些竞赛能培养学生作业认真,细心的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 2、进行正确的评价

小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扬,鼓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上进。对作业细心和有进步的同学要加以表扬,效果才能更好。在这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一年级要写数和写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教好后让学生写,自然学生感到枯燥,于是我每次都认真批改作业,仔细找出写得最好的字,尽量多找好的字,并在旁边加红★,红★多的人在本子里夹一朵小红花,然后让小朋友看看有没有“惊喜”。小朋友们看见小红花,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下次的作业更认真了,他们常等着老师给他们的“惊喜”。可见,学生对老师的奖励敏感度极高,经过这种“惊喜”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努力地想得到教师奖给他们的小红花。 3、检查督促,持之以恒

良好的作业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提出要求仅仅是训练的开始,要持之以恒,检查督促。例如:在每次作业前,明确作业的目的要求,细心读题,字迹工整;作业完毕,要做检查;并注意保持簿本整洁。又如:教师在每次批改作业时,不仅要看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字迹是否端正。这些看似小事,但不容忽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要舍得在这些小事上花时间,并且持之以恒。

总而言之,通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期的教学,我们慢慢开始,慢慢走过,慢慢放手。最大的收获就在于发现学生对本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在做中学,在学中玩,大大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与欲望的驱使下,加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

搜索更多关于: 准备期数学小结 的文档
准备期数学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i4e08ti1t1klhk34qu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