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7:36: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切实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根据中央和省、市教师继续教育有关会议精神,2007年3月,我们对白银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深入会宁县、靖远县和平川区46所农村学校,走访教师近500人次,听课33节次,翻阅教师教案、作业100多本,座谈51场次,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1份。调查结果引起了我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思考。 一、白银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存在深层次问题

第一,从结构来看,教师队伍组成比较复杂。由于教师入口问题突出,农村教师队伍师范类专业、非师范类专业、民教转正、县区聘请、校聘代课等各种成分并存,良莠不齐。

第二,从年龄来看,教师队伍比较年轻。30岁以下教师,小学占48.42%,初中占56.69%;31-40岁教师,小学占23.68%,初中占23.11%;41-50岁教师小学占19.82%,初中占11.68%;50岁以上教师,小学占7.72%,初中占3.89%。由此可见,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教师队伍总体比较年轻。但这些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业务素养和知识水平跟县城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诸如“雇人”替岗,“不务正业”影响教学工作的,投机

巧取文凭准备跳槽和进城的,不思进取混日子的等等。在这里,年轻并不全是优势。

第三,从学历来看,达标率虽好,但专业合格率偏低。调查显示,小学教师,中专以上学历404人,达标率为70.88%;初中教师,大专以上学历368人,达标率为89.54%。但农村教师在学历进修中,选择文科专业的居多,甚至数学教师也选择中文专业。学历进修中“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使得农村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四,从教师数量看,由于各乡(镇)大量教学点或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占用了教师资源,加上在职教师的生、老、病、死等,学校教师实际紧缺。

第五,民教转正教师学历偏低,年龄偏大,惰性偏重。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村学校计算机和英语学科教师的非专业化问题突出,大多是一个老师教好几门课程,没有专职计算机和英语教师。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岗而来,他们从未接受过专门的英语教学训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少,比如语音语调不准确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将给以后中学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另外,许多学校课程开设不齐全。虽说课表上所设科目都有,但实际上有课无师,比如音乐、美术、社会和思品等课程形同虚设。由于专业教师的严重缺乏,农村中小学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普遍存在。

3.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由于近几年补充到教师队伍的非师范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师专业训练,虽然经过一定程序取得了教师资格,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仍很欠缺,基础文化、教材教法等专业知识贫乏,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等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短缺。专业素养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水平。 4.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有缺失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来看,小学有10.4%、初中有16.8%的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出于无奈或为了有碗饭吃,而真正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来选择的比例也让人忧心,小学仅占50.9%,初中占67.4%。教师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有很大的缺失。 5.地区新课程的实施与培训流于形式

2003年秋季起始,新课程、新教材在白银地区三县两区陆续实施和使用。现如今5年过去了,但现实是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仍然停留在表面的口号阶段。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少量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新课改理念的有机渗透还不够,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显陈旧和滞后,而校级培训在农村西部地区则基本上只是一个形式。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院校教师职前培养的模式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如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开设了科学课和历史与社会课,但师范院校尚未培养出这方面合格的师资,对农村中小学来

说,科学课和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困难重重。 6.信息技术运用有限

现在各个学校都有远程,不少中小学也都积极利用空中课堂辅助教学。但问题是掌握这种技术的教师非常稀少,专业人员几乎没有,绝大多数教师会看不会用。所以信息技术培训应该成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7.偏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交流不够

白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城乡差异大,区域师资力量不均衡。城市师资力量雄厚,边远地区和农村相对较差,特别是农村学校合格教师紧缺的矛盾尤为突出。虽然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加大调入、城乡教师交流等措施加强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但这远远不能满足边远地区对优秀教师的需求。 二、对白银地区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教师培训,从县(区)XX局,XX局、乡(镇)教管中心到教师个人都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教师需要培训。但工学矛盾突出,集中的问题是各校教师紧缺,课量繁重,尤其是村级教学点,一个萝卜一个坑,离职培训派出教师的难度较大。从近两年农村新课改教师培训实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培训经费应该保证到位

白银地区大部分县乡财政紧张,教师工资按月发放都有困难,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也就难以保证。从靖远、会宁、平川等县(区)近年招聘的4000多名教师来看,他们的月薪在300-500

元之间,而这些人又正好处于成家、赡老、抚子、购房等阶段,经济上的压力很大。即便他们有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愿望,但是生活、工作中的一系列的困难,特别是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导致了这部分教师学习培训积极性的不高。 2.培训基地需要进一步建设

白银地区教师培训机构办学条件较差、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的问题明显,甚至成为制约教师继续教育和新课改教师培训的“瓶颈”。建议尽快成立白银市“教育培训中心”或“培训基地”,制定教育培训远景规划。当前,白银地区急需培训三类教师:一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解决“会上课”的问题;二是民教转正年龄相对较轻的教师,解决“上好课”的问题;三是农村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解决“无专任教师”的问题。

3.培训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白银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应该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管理、考评、考核、跟踪等制度,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有质有量。 4.培训内容应该突出实效性

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应该在充分调研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以师德教育为首,以新课程为基点,以教育基本理论、教学基本策略、专业基础知识、信息教育技术、班主任工作、教育实践等为要点进行培训。另外,要充分发挥、挖掘培训对象已有的教育

教学经验,并作为培训的优质资源共享。 5.培训对象应该具有针对性

为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根据白银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白银地区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抓好六类教师的培训,即:管理者、农村教师、骨干教师、新教师、学历不合格教师、离职进修教师。

6.培训模式应该具有创新性

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重视专家报告的理念灌输,而忽视了教学在特定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新形势下教师的培训工作的要求,结合成人培训的特点,应该创新培训思路,变革培训模式,采用菜单式、模块式和参与式培训,给培训者和培训对象更为宽广的选择空间。

⒎培训工作的改革应该不断推进

推进培训机构内部各项工作改革,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也要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增强培训机构办学活力。通过改革,逐步建立“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上下互动、协调发展”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i6zm656ti3sk4u09qt56trx0171wu00ev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