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论
数论素有“数学皇后”的美称。由于其形式简单,意义明确,所用知识不多而又富于技巧性,千姿百态,灵活多样。有人曾说:“用以发现数学天才,在初等数学中再也没有比数论更好的课程了。”因此在理念的国内外数学竞赛中,几乎都离不开数论问题,使之成为竞赛数学的一大重要内容。 1. 基本内容
竞赛数学中的数论问题主要有: (1) 整除性问题;
(2) 数性的判断(如奇偶性、互质性、质数、合数、完全平方数等); (3) 余数问题; (4) 整数的分解与分拆; (5) 不定方程问题;
(6) 与高斯函数[x]有关的问题。 有关的基本知识: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如下性质:
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两个数之和是奇(偶)数,则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反(同).
若干个整数之和为奇数,则这些数中必有奇数,且奇数的个数为奇数个;若干个整数之和为偶数,则这些数中若有奇数,奇数的个数必为偶数个.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若干个整数之积为奇数,则这些数必为奇数;若干个整数之积为偶数,则这些数中至少有一个偶数.
若a是整数,则a与a有相同的奇偶性;若a、b是整数,则a?b与a?b奇偶性相同。
关于整数的整除性:
1aa;2若ab,bc,3若ab,bc,设a,b,c是整数,则○○则ac;○则对任意整数m,n,有abm?cn.
若在等式?ai??bi中,除某一项外,其余各项都能被c整除,则这一项也能被ci?1i?1mn整除.
若(a,b)?1,且abc,则ac.若(a,b)?1,且ab,bc,则abc. 设p是素数,若pab,则pa或pb. 关于同余:
若a?0(modm),则ma.
a?b(modm)?a,b分别被m除,余数相同.
同余具有反身性:a?a(modm)、对称性:若a?b(modm),则b?a(modm)若a?b,b?c(modm),则a?c(modm).
2. 方法评析
、传递性:
数论问题综合性强,以极少的知识就可生出无穷的变化。因此数论问题的方法多样,技巧性高,富于创造性和灵活性。在竞赛数学中,解决数论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因式分解法、估值法、调整法、构造法、反证法、奇偶分析法等等。 2.1 因式(数)分解
例1 证明无穷数列10001,100010001,??中没有素数。 证明:设an?100010001?1,则 ???????n个1an?1?10?10???10484(n?1)104n?1=4 10?1当n为偶数,设n?2k,
108k?1(108)k?1108?1an=4??
10?1108?1104?1所以an为合数。
当n为奇数,设n?2k+1,
(2k+1)2k?12k?1104?1(102)?1(102)?1an==?
104?1102?1102?1
所以an为合数。
评析:对n分奇偶,分情况讨论,问题变得清晰易证。同时注意, 若n为奇数时,xn?yn可分解因式。
例2 证明对任意整数n?1,n4?4n不是素数。
证明:当n为偶数时,n4?4n为偶数,所以n4?4n为合数; 当n为奇数,设n?2k?1,则
n4?4n=n4?42k?1?n4?4?(2k)4
4=n4?4n2(k22?)?4k(2?)n2k4k(22)
22?(2n?)k ?[n2?2(k22)2?]n42k(22)?[n2?2(k22?)n?2k?2n]2?[所以n4?4n为合数。
22]评析:对n适时地进行奇偶性讨论,不失为一种证明思路。同时 应注意,x4?y4可作因式分解。
例3 设正整数a,b,c,d满足ab?cd。证明:a?b?c?d不是素数。 证明:由于ab?cd,则设
adu??,其中(u,v)?1,则 cbva?pu,c?pvd?qu,b?qv
故a?b?c?d=pu?qv?pv?qu?p(u?v)?q(u?v)?(p?q)(u?v) 所以为合数。
评析:此题中采用方法可扩展如下: 若
ad?,不妨设gcd(a,c)?s,gcd(d,b)?t,则 cba?a1s,c?c1sb?d1t,b?b1t,且gcd(a1,c1)?gcd(d1,b1)?1
由于
a1sd1tad,所以1?1,即a1b1=c1d1 ?c1sb1tc1b1所以a1d1c1,gcd(a1,c1)?1,故a1d1。同理可证d1a1,所以a1=d1 同理可得c1=b1
例4 证明:若正整数a,b满足2a2?a?3b2?b,则a?b和2a?2b?1都是完全平方数。
证明: 因2a2?2b2?a?b?b2,即(a?b)(2a?2b?1)?b2 故只需证a?b和2a?2b?1互质。 设gcd(a?b,2a?2b?1)?d,即证d?1 则da?b,d2a?2b?1
由于d2b2,所以db,又da?b,则da。所以d1,故d?1得证。 故a?b和2a?2b?1互质,所以a?b和2a?2b?1都是完全平方数。 评析:有时,适当的因式分解可以使问题简化,以证得结论。
例5 一个正整数,加上100为一个完全平方数,若加上168则为另一个完全平方数,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则
2??x?100?a 其中a,b?N ?2??x?168?b(注:限定正的可减少讨论)。
故(b?a)(b?a)?22?17,
从而b?a与b?a则等于把22?17拆开的因数1、2、4、17、34、68.这样就有六种情形。
又由于b?a?b?a,且b?a与b?a同奇偶性,故
?b?a?2 ??b?a?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