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二)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题有1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 (共15题;共30分)
1. (2分)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 B . 该实验中测量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
C .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
D . 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完成本实验 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闻气味
C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 . 滴加试液
第 1 页 共 19 页
3. (2分)在照明电路中,下列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 可以随意搬动亮着的台灯或工作中的电扇 B . 发现有人触电,赶快掰一根树枝把电线挑开 C . 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家用电器的开关
D . 居民院里突然断电,利用这个机会在家中赶快检修日光灯
4. (2分)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过量铁粉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uSO4═Fe2(SO4)3+3Cu B . 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SO42- C . 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只有Cu2+
D . 反应现象为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5. (2分)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甲是氧化物 C . 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 . 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第 2 页 共 19 页
6. (2分)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金进行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A . 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 . 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C . 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 . 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7. (2分)如图所示家庭用电的一些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 拔出头条
B . 电器失火先切断电源
C .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第 3 页 共 19 页
D . 插座负载过多
8. (2分)根据现象,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 B C D 现象 街边的路灯同时亮灭路灯 无色酚酞滴入某溶液不变色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 B . 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
C .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 D .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10. (2分)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转换法”等研究方法,下列研究实例中,采用“转换法”的是( )
A . 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B .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C .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时,通过U形管压强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
第 4 页 共 19 页
推测 一定是串联的 该溶液呈中性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D . 探究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时,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
11. (2分)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分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较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②④⑥ B . ②③⑥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⑤
12. (2分)如图甲所示,将一对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密封在玻璃管中,舌簧端面互叠,但留有空隙,就支撑了一种磁控元件——干簧管,以实现自动控制。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线圈,将它套在干簧管上,制成一个干簧继电器,用来控制灯泡的亮灭,如图乙所示为工作原理图。与干簧继电器在工作中所利用的电磁现象无关的是( )
A . 磁化 B . 电流的磁效应 C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D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3. (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 图乙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第 5 页 共 19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