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与气压
一、选择题
山谷风环流因山坡与谷底的温差而产生。下图所示地区的山谷风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小。静稳天气下,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3题。
1.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较低B.冬季海平面下降 C.热岛效应较明显D.海面被海冰覆盖
[解析]植被状况对海陆风环流的影响较小,A错误;海洋水位的季节变化不明显,B错误;城市热岛效应主要影响在城市及其周边郊区,对广阔的京津冀地区影响较小,C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常在沿海形成海陆风环流,冬季京津冀沿海地区海水结冰封冻,阻挡了海水对空气的热力影响,削弱了京津冀地区的海陆风环流,D正确。
2.下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聚集到北京的气流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读图可知,②为谷风,③为山风,北京位于燕山南部山麓地带,谷风②会把北京市南部大气污染物聚集到北京市,故选B。
3.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冬季凌晨至清晨大气污染物浓度显降低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 C.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
[解析]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冬季凌晨至清晨,山坡空气迅速冷却下沉,形成山风,北京
的大气污染物会在偏北山风的作用下向南移动,因而该时段北京市北部地区污染物浓度会明显降低,南部地区会明显上升,A正确,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北京所在的山前地区主要存在偏南和偏北风的以日为周期的影响,C、D错误。
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酷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密切。下图示意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大量堆积 B.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 C.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 D.气候酷寒,利于空气下沉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M处气压最高,为极地高气压带所处位置,其分布位置北移,应为北半球夏季,该地为极地高气压带所处地区,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故选D。
5.影响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B.纬度C.海拔D.洋流
[解析]南极大陆位于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所以影响图示南极大陆等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纬度因素,故选B。
6.图示月份,多见狂风暴雪天气的海域是( ) A.德雷克海峡B.威德尔海 C.罗斯海D.别林斯高晋海
[解析]此时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罗斯海地区等压线密集,且位于低压槽线附近,容易产生狂风暴雪天气,故选C。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读图完成7~9题。
7.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B.东北部 C.东南部D.西北部
[解析]读图,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比较可得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故选C。
8.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①对;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②错、③对;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④对。故选C。
9.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