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B卷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编制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时,如果先绘制出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参数,再根据最早时间参数在时标计划表上确定节点位置,连线完成。这样的编制方法称为( B )。
A、直接绘制法 B、间接绘制法 C分段绘制法 D、连续绘制法 2、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虚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 C ) A、停歇时间 B、总时差 C、逻辑关系 D、自由时差 3、右图双代号网络图中,引入虚工作2—3是为了表示( A ) A、对A、B两项工作的代号加以区分 B、A、B两项工作不能同时结束 C、工作A完成后、工作B才能开始 D、A、B两项工作必须同时结束
4、在双代号网络图中,如果某节点既有指向它的箭线,又有
背离它的箭线那么该节点称为( B )
A、起点节点 B、中间节点 C、终点节点 D、所有节点 5、已知某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有A、B、C、D、E五项工作组成,则E工作的紧前工作为( C ) A D B
C E A、工作A、B B、工作B、C C、工作 A、B、C D、工作D 6、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右图所示,根据绘制规则要求,该图的错误为( D ) C G A D B E H
A、节点编号错误 B、逻辑关系颠倒 C、有多个起点节点 D、有多个终点节点
7、某承包商承接了相邻两栋高层住宅楼的施工,这两栋楼之间由于资源(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资金等)调配需要而规定的先后顺序关系称为( A ) A、组织关系 B、工艺关系 C、搭接关系 D、沟通关系 8、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有( B ) B 7 A D F G 8
2 5 3
C E 4
4
A、1—2—6--7 B、1—2—5—6—7 C、1—2—4--5—6--7 D、1—2—4—6—7
9、按照下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安排,4—6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B ) A、10 B、12 C、14 D、17 2 3 4
5 3
5
10、已知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某工作有2项紧前工作,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18天和23天。如果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为6天,则该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为( C )A、18天 B、23天 C、24天 D、29天 11、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由于设计图纸的变更,造成2—4工作延误6天,则总工期将延长( B ) D
G A 6
8 4 B F I 10 3 6
C H 9 5
A、1天 B、3天 C、5天 D、6天
12、下图为某办公楼双代号网络计划,其工期为( D )天。
A、11 B、12 C、13 D、14 C E J L 2 2
4 5
1
I
D F H K 2 3 3 4
13、假设工作C的紧前工作仅有A和B,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6天和7天,持续时间分别为4天和5天,则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C )天。 A、10 B、11 C、12 D、13
14、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当某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推迟天数超过其自由时差时,将会影响( A ) A、该工作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B、该工作平行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C、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D、该工作紧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15、在网络计划中,若某项工作的( D )最小,则该工作必为关键工作。 A、自由时差 B、持续时间 C、时间间隔 D、总时差 16、下列关于工程网络计划关键工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没有波形线
B、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关键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C、工程网络计划中的关键工作的总时差一定为零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必定全在关键线路上 17、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以波形线表示工作的( D )。
A、逻辑关系 B、关键线路 C、总时差 D、自由时差
18、某单位修建住宅楼,建成后产生了地基不均匀沉降,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测算直接经济损失为1200万元,该工程质量应判定为( B )。
A、质量缺陷 B、较大质量事故 C、一般质量事故 D、重大质量事故 19、某钢结构安装工程发生整体倾覆事故,正在施工的工人10人死亡,50人重伤。按照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该事故可判定为( C )。
A、一种质量事故 B、较大质量事故 C、重大质量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20、某事故经调查发现,主要是由于勘察过程中地基承载力估计错误造成的。按照事故产生的原因划分,该质量事故应判定为( C )。
A、社会原因引发的事故 B、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21、某事故经调查发现,是由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材料检验程序,使用了不合格的钢结构构件造成的。按照事故产生的原因划分,该质量事故应判定为( D )。
A、社会原因引发的事故 B、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 C、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 D、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
22、某桩基工程,浇筑的混凝土桩在地上可见部分有蜂窝麻面,但经过桩基检测,桩身未见异常,承载力也满足设计要求,该桩基可以( D )。
A、加固处理 B、修补处理 C、返工处理 D、不作处理 23、某砖混结构住宅一楼墙体砌筑时,监理发现由于施工放线的失误,导致山墙上窗户的位置偏离30cm,这时应该( C )。
A、加固处理 B、修补处理 C、返工处理 D、不作处理
24、在施工现场质量检查过程中,通常用“靠、吊、量、套”等方法进行实测检查,其中,对于地面平整度的检查通常采用的手段是( B )
A、靠 B、吊 C、量 D、套
25、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中,技术交底文件应经过批准后实施,其批准者是( B )
A、项目经理 B、项目技术负责人 C、质量员 D、企业总工程师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按照工程质量事故分类标准,以下可作为单独判定为重大质量事故的事实依据有( CDE )
A、经济损失1000万元 B、死亡6人 C、经济损失5000万元 D、死亡10人 E、重伤50人 2、关于流水施工,其组织方式有( CDE )
A、平行施工 B、依次施工 C、等节奏施工 D、异节奏施工 E、无节奏施工
3、组织流水施工时,划分施工段的主要目的是( BCE )
A、可增加更多的专业队 B、有利于各专业队在各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C、有利于不同专业队同一时间内在各施工段平行施工 D、缩短施工工艺与组织间歇时间
E、充分利用工作面、避免窝工,有利于缩短工期 4、下列属于流水施工时间参数的有(ACD )
A、工期 B、流水段数 C、流水节拍 D、流水步距 E、施工过程数 5、有间歇时间与提前插入时间时,固定节拍流水施工工期等于( BD ) A、第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所需持续时间与间歇时间之和
B、第一个专业队开始施工到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施工为止的全部持续时间 C、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所需持续时间与流水步距、间歇时间的总和 D、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所需持续时间与全部流水步距、间歇时间的总和,再减去提前插入时间
E、最后一个专业队完成流水施工所需持续时间与全部流水步距之和,再减去提前插入时间。
三、简答题(共15分)
1、试述流水施工的特点?(8分)
答:流水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工人人数少,消耗物资少,工期合理,各个施工班组能连续地进行施工,无窝工现象,工作面不空闲,生产过程均衡、有节奏。 2、 施工准备工作应做好哪几个方面的结合?(7分) 答:①施工与设计的结合
②室内与室外准备工作的结合 ③土建工程与专业工程的结合 ④前期准备与后期准备的结合 四、案例题(共20分)
1、根据表中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10分) 工作 A B C D E F 紧前 工作 - A A A B、C、D D
2、某项目由Ⅰ、Ⅱ、Ⅲ等三个施工过程组成,流水节拍分别为tⅠ=2d、tⅡ=6d、tⅢ=4d,试组织等步距异节拍流水施工,确定流水步距,求专业工作队数及施工段数。(10分)
解:⑴、确定流水步距:Kb=最大公约数{2d,4d,6d}=2d。
⑵、求专业工作队数,即bⅠ=tⅠ/Kb =2/2=1(个)、bⅡ=tⅡ/Kb=6/2=3(个)、bⅢ =tⅢ / Kb
=4/2=2(个) n1=∑bj=1+3+2=6(个)
⑶、求施工段数,为了使各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工作,取m=n1=6段。 B E A
C D 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