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0 B.x≥6 C.0≤x≤6 D.x≤6 【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得出x的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x≥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注意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5.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 ①②
③④
; .
做错的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①②③④分别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其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判定. 【解答】解:①和②是正确的;
在③中,由式子可判断a>0,从而③正确;
在④中,左边两个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其简单的计算,注意二次公式的性质:=|a|.同时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实质上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6.化简
的结果是( )
A. B. C. D.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再把所得结果合并即可求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 =+==.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其化简,比较简单.
5
7.下列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6,b=8,c=10 B.a=1,
,
C.,b=1, D.a=2,b=3,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222
【解答】解:A、∵6+8=100,∴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B、∵1+(
2
2
)=(
2
2
2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2
C、∵()+1=(),∴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D、∵2+(
2
)≠3,∴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22
故选D.
22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12,则第三边为( ) A.13 B.
C.13或
D.不能确定
【考点】勾股定理.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12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答】解:当12是斜边时,第三边长=当12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故第三边的长为:
或13.
=13;
=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9.如图,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4,高是6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
6
A.9
B.10 C.
D.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专题】数形结合.
【分析】将长方体展开,得到两种不同的方案,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AB的长,最短者即为所求. 【解答】解:如图(1),AB=如图(2),AB=故选B.
=
==10.
;
【点评】此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是解题的关键,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依据.
10.△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加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和Rt△ACD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BD和CD的长求出,两者相减即为BC的长,从而可将△ABC的周长求出. 【解答】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
7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 BD=
=
=5
=9,
在Rt△ACD中, CD=
=
∴BC=5+9=14
∴△ABC的周长为:15+13+14=42;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 在Rt△ABD中,BD=在Rt△ACD中,CD=
==
=9, =5,
∴BC=9﹣5=4. ∴△ABC的周长为:15+13+4=32
∴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在解本题时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易错点在于漏解,同学们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有一定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且c+a=9,c﹣a=4,则b= 6 .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先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求出a和c,然后用勾股定理求出b.
【解答】解:因为:
解之得:
=
=6.
根据勾股定理,得:b=
【点评】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运用平方差公式简便
计算.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