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侮辱诽谤案 B.虐待案 C.非法拘禁案
D.侵占他人财产案
E.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案 7.刑事诉讼管辖分为( ) A.立案管辖 B.专属管辖 C.审判管辖 D.协议管辖 E.级别管辖
8.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案条件的有( ) A.有犯罪事实 B.确知犯罪嫌疑人 C.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符合管辖的规定
E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第四篇行政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 )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机关 D.
D.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2.行政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创立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学者是( ) A.古德诺 B.威尔逊 C.泰罗 D.魏洛比
4.行政管理理论发端的标志是( ) A.《政治与行政》 B.《行政的研究》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学导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名言的是( ) A。林德布罗姆 B.西蒙 C.马斯洛 D.赫茨伯格
6.国内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 ) A.法律制度 B.经济制度
C.科学文化状况
D.思想道德状况
7.行政环境是指围绕行政系统这一主体的( ) A.社会境况 B.内部境况 C.外部境况
D.内部、外部境况的总和
8.国内行政环境包括柜内社会环境和( ) A.国内经济环境 B.国内政治环境 C.国内文化环境 D.国内自然环境
9.我国的政体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主要矛盾是( ) A.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矛盾 B.文明与愚昧的矛盾 C.供与求不平衡的矛盾 D.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11.评价与测定行政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是行政管理活动的(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效能高低 D.投入大小
12.行政效率是( )
A.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
B.公共行政管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实现方式 C.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 D.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13.从效益的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工作在于( )A.改善行政产出的质量 B.节约行政开支 C.加大行政投入 D.增加行政产出的数量 14.在行政管理领域,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途径在于( )A.改善行政产出的质量 B.缩短工作周期 C.加大行政投入 D.节约行政开支
15.行政效益主要是指( )
A.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和能力 B.行政活动对社会有益影响的大小 C.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的关系 D.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务的数量 16.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是( )
25
) A.行政领导 B.行政层次 C.行政幅度 D.行政职能
17.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 ) A.精简机构和人员 B.政企分开
C.政府职能行使方式的转变 D.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18.政治职能具体包括专政职能和( ) A.思想道德建设职能 B.决策职能 C.民主职能 D.教育职能
19.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是( ) A.决策职能 B.组织职能 C.协调职能 D.控制职能
20.反映行政管理活动内容、实质和方向的是( )A.行政领导 B.行政职能 C.行政决策 D.行政执行
21.行政层次多,幅度小,行政组织就呈( ) A.混合型结构 B.纯型结构 C.尖型结构 D.扁型结构
22.我国行政系统实行的是( ) A.首长负责制 B.首长制 C.合议制
D.党委集体领导制
23.行政组织横向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 A.科学地划分行政层次
B.协调好行政层次与行政幅度的关系 C.合理地确定行政幅度 D.科学地划分行政组织的部门
24.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 A.科学地划分行政层次
B.协调好行政层次与行政幅度的关系 C.合理地确定行政幅度 D.科学地划分行政组织的部门
25.行政层次和行政幅度、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 A.不成比例关系 B.成正比例关系 C.成反比例关系
D.毫无关系
26.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是( ) A.规划 B.决策 C.组织 D.指挥
27.以下属为中心,注重与下属的感情交流,领导者不把持决策权,而是让下属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领导行为是( ) A.专断型 B.参与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28.领导是一种行为活动的过程,旨在( ) A.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 B.实现某一目标 C.树立权威 D.体现领导艺术
29.行政领导者最好是( ) A.专家 B.通才 C.专才
D.专才中的通才
30.就行政领导集体来说,合理的智能机构应是( )A.多类型的 B.梯型的 C.T型的 D.金字塔型的
31.客观环境条件和决策后果都难以明确把握的决策是( )
A.非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战略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32.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效决策的实施将危及决策目标的实现时,对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即( ) A.风险型决策 B.战略决策 C.备用决策 D.追踪决策
33.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 ) A.预测 B.信息 C.方案 D.目标
34.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鼓励与会人员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自由发言,以便相互启发,引起连锁反应,形成新
26
)
的设想。这种方法被称为( ) A.德尔菲法 B.对演法 C.头脑风暴法 D.调查研究法
35.行政决策的主体主要是( )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 C.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行政领导
A.国家行政机关 B.行政工作人员 C.行政领导者
D.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44.立法监督亦称为( ) A.司法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政党监督 D.人民法院的监督
45.下列监督体系中能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监督主体是36.行政执行的最高层次的目标是( ) ( )
A.党和中央政府的各项政策与重大决策 A.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 B.行政首长的命令、指示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的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各项决定 C.人民政协组织
D.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决策
D.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组织) 37.公共管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实现方式是( ) 二、多项选择题
A.行政领导 1.行政管理的特征是( ) B.行政决策 A.政治性、社会性相统一 C.行政监督 B.权威性 D.行政执行
C.合法性 38.行政执行的第二层次的目标是( ) D.服务性 A.党和中央政府的各项政策与重大决策 E。统筹性
B.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决策
2.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是(C.国家的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各项决定 A.《行政学导论》 D.行政首长的命令、指示
B.《政治与行政》 39.组织准备、即落实执行任务的( ) C.《行政学》 A.行政机构 D.《行政学原理》 B.行政人员
E.《行政的研究》
C.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 3.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有( D.行政机构和行政领导
A.x学派 40.按沟通的性质来划分,有( ) B.古典学派 A.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C.Y学派 B.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D.行为学派 C.上行沟通和下行沟通 E.决策学派
D.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4.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41.行政监督中最经常、最直接、最经济的监督形式( ) A.泰罗 A.一般监督 B.法约尔 B.专门监督 C.梅奥 C.立法监督 D.韦伯 D.审计监督
E.西蒙
42.行政领导根据行政决策和任务,检查后、调整或修正5.下列被成为行为科学家的学者是( ) 行政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运作及成本等情况的行政行A.梅奥 为即( ) B.威尔逊 A.行政领导 C.马斯洛 B.行政监督 D.麦格雷戈 C.行政控制 E.赫茨伯格
D.行政协调
6.国内社会环境包括影响行政管理的( ) 43.行政监督的对象是( )
A.政治因素
) 27
)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教育因素 E.人口因素
7.以下条件和因素中,属行政环境组成部分的是( ) B.节约行政开支
C.改善行政产出的质量 D.增加行政产出的数量
E.追求速度,尽可能缩短工作周期 15.行政效率的高低( )
A.山川河流 B.大气气候 C.民族关系 D.阶级状况 E.生活方式
8.政治环境包括( )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文化制度 D.法律制度 E.思想道德状况
9.文化环境包括( ) A.科学文化状况 B.阶级状况 C.思想道德状况 D.人口状况 E.民族关系
10.从不同的作用影响看,行政环境可分为( A.政治环境 B.经济环境 C.文化环境 D.良性环境 E.恶性环境
11.决定行政效益的因素有( ) A.行政活动的总方向和性质 B.各项行政决策的质量 C.各种行政工作的质量
D.在一定时期内作出的行政决策的数量 E.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决策的数量 12.行政效率包含的要素有( ) A.效益要素 B.经济要素 C.时间要素 D.速度要素 E.数量要素
13.行政效率是( )
A.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 B.行政管理活动的归宿 C.行政管理学的核心问题
D.行政活动的产生与投入之间的比率 E.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
14.在行政管理领域,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有(A.加大行政投入
A.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是否科学的重要指标 B.关系到能否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挑战 C.是行政管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实现方式 D.是检验行政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
E.是检验行政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准 16.行政职能的特性有( ) A.针对性 B.执行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E.择优性
17.行政总体职能包括(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法律职能 D.文化教育职能 E.社会服务职能
) 18.行政运行职能包括( ) A.服务职能 B.决策职能 C.组织职能 D.协调职能 E.控制职能
19.当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 ) A.统筹规划 B.信息引导 C.领导指挥 D.检查监督 E.提供服务
20.行政机关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 ) A.搞好环境保护 B.搞好城市规划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发展旅游娱乐 E.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21.行政组织部门化的方式主要有( ) A.职能部门化 B.层级部门化 C.区域部门化 D.服务对象部门化 E.行业和产品部门化
) 22.就组织最高决策权责赋予的人数而言,行政组织的体制可划分为( )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