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数学必做36道压轴题(七)含变式训练
第31题-第36题
第31题 发现\一线三等角\打开\解题一扇窗\
【例31】(2012天津,25,10分)已知一个矩形OACB, 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点B(0,6),点P为BC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经过点O,P折叠该纸片,得点B'和折痕OP,设BP=t.
(1)如图1,当∠BOP=30° 时,求点P坐标; (2)如图2,经过点P再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直线PB'上,得点C'和折痕PQ,若AQ=m,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m;
(3)在(2)的条件下,当C'恰好落在边OA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变式一】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AB=m(m﹥4),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PD,过点P作PQ⊥PD,交直线BC于点Q.
(1)当m=10时,是否存在点P使得点Q与点C重合?若存在,求出此时AP的长;若不 存在,说明理由;
(2)连接AC,若PQ∥AC,求线段BQ的长(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若△PQD为等腰三角形,求以P,Q,C,D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取值范围.
【变式二】(1)如图①,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上,并且有∠BAD=∠AEC=∠BAC=a,其中a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与应用:如图③,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形状.
0
第32题 “周长最值”来探究,“对称模式”有变式
【例题】(2012广西南宁,26,10分)已知点A(3,4),点B为直线x=-1上的动点,设B(-1,y).
(1)如图1,若点C(x,0)且-1<x<3,BC⊥AC,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1)的条件下,y是否有最大值?若有,请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当点B的坐标为(-1,1)时,在x轴上另取两点E,F,且EF=1.线段EF在x轴上平移,线段EF平移至何处时,四边形ABEF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变式一】(2013广东汕头,23题,9分)已知二次函数y?x?2mx?m?1. (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当m?2时,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求C、D两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C?PD最短?,若P点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P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变式二】(2012天津市,25题,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的顶点O在坐标原点,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3,OB?4,D为边OB的中点. (1)若E为边OA上的一个动点,当△CDE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的坐标;
O E A x O A x D D y B C y B C 温馨提示:如图,可以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连接CD?与x轴交于点E,此时△CDE的周长是最小的.这样,你只需求出OE的长,就可以确定点E的坐标了. D?
(2)若E、F为边OA上的两个动点,且当四边形CDEF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EF?2,F的坐标.
第33题 “距离之差”有最值,“对称模式”再变式
【例题】(2012四川自贡,27,14分)如图,抛物线l交x轴于点A(﹣3,0)、B(1,0),交y轴于点C(0,﹣3).将抛物线沿y轴翻折得抛物线l1. (1)求l1的解析式;
(2)在l1的对称轴上找出点P,使点P到点A的对称点A1及C两点的距离差最大,并说出理由;
(3)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交抛物线l1于E、F两点,若以EF为直径的圆恰与x轴相切,求此圆的半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