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5:38: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 2013届化学备课组 马海林

五、碱金属的共性、递变性、和特性(M代表碱金属) 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单质性质、制法: 名称和符号 锂(Li) 钠(Na) 钾(K) 原子序数 3 11 19 原子结构结结 构简图 Lix Nax Kx 电子式 构 主要化合价 +1 +1 +1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 不同点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多 原子、离子半依次递增 径 金属活动性 依次递增 单质还原性 依次递增 阳离子氧化依次递减 性 物理颜色和状态 银白色固体 333性质 密度 0.534g/cm 0.97g/cm 0.86g/cm 熔点 依次递减 沸点 依次递减 化学跟氧气反应 4Li+O2     性质 2Li2O 铷(Rb) 37 铯(Cs) 55 Rbx +1 Csx +1 1.523g/cm 31.8793g/cm 4Na+O2      2Na2O 2K+O2     K2O2 Rb+O Δ  Cs+O2 2 Δ  RbO2 2Na+O2 Δ   K+O2 Δ   Na2O2 KO2 CsO2 跟卤素反应 2M+X2     2MX(M、X2表示碱金属、卤素) 跟硫反应 2M+S     M2S 与水反应 2M+2H2O     2MOH+H2↑ 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 ++与酸反应 2M+2H     2M+H2↑ 与盐溶液反应如CuSO4) 制法 2MCl电解2M+Cl2↑(K:Na+KCl850℃K + NaCl ——此反应符合热平衡移动原理) 问题: 1、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有何递变规律?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2、碱金属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递变规律与卤素单质的是否相同?试分析其原因。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而卤毒单质的则是逐渐升高。原因是

5

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 2013届化学备课组 马海林

碱金属单质为金属晶体,卤素单质为分子晶体,故受热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不同)

3、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有那些共同点?

(1)最高正价均为+1价,无气态氢化物,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H. (2)均为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其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可溶性强碱 (3)均能与非金属元素单质反应

(4)与水反应均可表示为:2M+2H2O     2MOH+H2↑ (5)与盐溶液反应均是先与水反应,如与硫酸铜:

4、碱金属的碳酸盐与相应酸式盐相比,热稳定性那一种强?

(热稳定性:M2CO3> MHCO3 >H2CO3;溶解性:M2CO3>MHCO3(Li除外) 5、“碳酸盐的溶解性大于其相应酸式盐的溶解性” ,这句话是否正确? (碱金属的碳酸盐溶解性大于其酸式盐,如Na2CO3>NaHCO3,但碳酸盐的溶解性不一定大于其酸式盐的,如:CaCO3<Ca(HCO3)2,MgCO3<Mg(HCO3)2 )

6、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有什么递变性?

(1)与氧反应产物越来越复杂,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 (2)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 7、碱金属元素单质在性质上有哪些特殊性?

(1)氧化产物的特殊性: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有锂生成氧化锂,其它的生成过氧 化物或更复杂的氧化物。

(2)碱金属单质的密度较小,其中锂的密度是所有金属中最小的 (3)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都较低,只有锂高于100℃

(4)碱金属的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锂难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与碳酸镁相似)

(5)碱金属的氢氧化物中,只有氢氧化锂的溶解度较小(仍可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与氢 氧化镁相似),其它均易溶于水且受热难分解。

(6)钾、钠在常温下为固态,但钾钠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7)碱金属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但因锂的密度小于煤油而只能保存在石蜡中。 8、工业上如何制备碱金属单质?

2MCl电解2M+Cl2↑(K:Na+KCl

850℃K + NaCl ——此反应符合热平衡移动原理)

六、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焰色反应是碱金属元素表现的性质,是物理变化。火焰尽可能无色,铂丝要洗干净,一般是在化学方法无效时才使用)

2、做焰色反应实验时,为什么铂丝用稀盐酸洗净而不用稀硫酸?

(因为多数金属氯化物的沸点低、易气化、不易在铂丝上残留,而金属硫酸盐的沸点高,易在铂丝上残留,干扰其它金属离子的检验。) 七、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

1、草木灰的有效成分是什么? (K2CO3、KCl 、K2SO4)

2、提取的实验步骤包括那几步?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都分别用到哪些仪器?

(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溶解——烧杯、玻璃棒;过滤——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蒸发——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6

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 2013届化学备课组 马海林

3、在各个实验步骤中常用到玻璃棒,在每个过程中玻璃棒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溶解——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过滤——引流; 蒸发——搅拌,为了防止液体受热飞溅)

4、过滤操作中有“二低三靠” 的说法,指的是什么? 5、蒸发过程中是否应加热到水份完全蒸干才停止?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的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分即可)

经典题例

1、将70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跟98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为多少g?

思路分析:设混合物中Na2O2物质的量为x,Na2O物质的量为y,则有: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x 2x x/2 y 2y

78g/mol x+62g/mol y=70g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2x?2y)?40g/mol?100%?50%

98g?70g?(x/2)?32g/mol 解得:x=0.5mol y=0.5mol

则:m(Na2O2)=0.5mol×78g/mol=39g m(Na2O)=0.5mol×62g/mol=31g

答案: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Na2O2:39g、Na2O:31g 一题多解:上述反应式知,Na2O2与H2O反应Na2O2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产生的O2来自Na2O2,相当于2Na2O2=2Na2O+O2↑;若设Na2O2的物质的量X,则混合物与H2O反应可理解为将(70-16X)g Na2O与H2O作用。

根据题意,由钠离子守恒:

70g?16g/molX(70g?98g?16g/molX)?50%?2? 得:X=0.5mol。(以下略)

62g/mol40g/mol2、在长期载人太空飞行的宇航器中,每个宇航员平均每天需要消耗0.9 kg氧气,呼出1.0 kg二氧化

碳。为了能保持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宇航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索。有的科学家提出“金属过氧化物处理系统”,即不断把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有金属过氧化物(以过氧化钠为例)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将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时,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____________。有人提出用超氧化钾(KO2)代替过氧化钠供氧,预计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过氧化钠可与飞船座舱内的CO2和水蒸气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由于人呼出的CO2的质量远大于水蒸气的质量,故考虑CO2与Na2O2反应生成O2,由方程式计算知,宇航员呼出1.0 kg CO2与Na2O2反应产生的O2为0.36 kg,小于宇航员需要消耗的0.9 kg氧气,故需通过补充水蒸气,既用于补充所需的氧气,又能维持空气成分的稳定。KO2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O2,可以计算1.0 kg CO2与K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1.1 kg,与Na2O2相比释放的O2多。

答案: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补充适量的水蒸气 消耗等质量的CO2,KO2释放出的O2比Na2O2更多

3、18.4g 由NaOH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

7

犯其至难 图其至远 2013届化学备课组 马海林

解:若固体混合物18.4g全部为NaHCO3

2NaHCO3===加热==Na2CO3+CO2↑+H2O固体质量减少 168g------------------------------62g

18.4g----------------------------?=6.8g〉18.4-16.6=1.8g

所以,固体混合物不可能全为Na2CO3,必为NaOH和Na2CO3组成, 既然有NaOH剩余,所以放出的气体只能为水。

NaOH+NaHCO3 ===Na2CO3+H2O↑,该反应中,NaOH过量 ------84--------------18 -----?=8.4g-----------1.8g

NaOH质量分数:(18.4-8.4)/18.4*100%=54.35%

4、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 。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5、向100ml3mol/L的 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 CO2,充分反应,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________ (2)、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1mol/L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于水)的体积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V(CO2) B

A 0 100 200 300 V[HCl](aq)]/ml ① 加入盐酸200ml之前,无气体产生,写出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 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L ③ B点时,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mol/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8

搜索更多关于: 1、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 的文档
1、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j69q16buh0vngk59er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