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面向LTE的传送网承载方案(白立武等《中国新通信》第3期2016年2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3:07: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面向LTE的传送网承载方案

白立武 于海生 张文文

山东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济南 250031

摘 要: LTE网是目前运营商重点建设网络,如何建设一个大带宽、低成本、可扩容的LTE传输承载网至关重要。本文从LTE网的特点和传输需求入手,探讨LTE承载传输方式和传送网网络建设方案。

关键词: LTE 分组 光纤拉远 BBU集中 pon回传

1 LTE网络需求分析

1.1 LTE网络架构

LTE回传网络结构模型见下图:

图1 LTE回传网络结构模型

与传统3G网络相比,LTE网络结构更加扁平化、网络结构功能也更加复杂。省去了RNC一层,原有RNC部分功能上移至EPC设备,而另外一部分功能则下移至eNodeB设备。这种架构使得eNodeB承担了原有RNC的部分控制功能,网络资源分配,网络切换直接由eNodeB完成,并定义了几个新的接口。从图中可见,本地承载传送网针对LTE网络需要承载的业务主要包括:

1) eNodeB到MME的S1-MME控制面接口业务; 2) eNodeB到S-GW的S1-U用户名接口业务; 3) eNodeB到O&M系统的管理控制信息;

4) eNodeB之间的X2接口业务,包括X2_C(控制面)、X2_U(用户面)。

1.2 带宽需求

LTE网络提供比2/3G网络更多种类、更高带宽的数据业务,因此LTE网元所需传输带宽大大增加。以现有LTE基站为例,S111站型eNB传输带宽配置至少在115~240M左右,而

随着载波聚合(CA)、OFDM、多路MIMO等技术的发展,eNB传输带宽需求将达到1G以上。

表1 FDD-LTE单独部署带宽需求

峰值带宽 区域类型 站型 (Mbps) S111 数据热点 S11 S111 高需求 S11 170 80 表2 新技术应用LTE带宽需求

站型 2015年 S222 2x2MIMO 新技术应用 单站峰值带宽

1.3 基站回传接口要求

1.3.1 S1接口

S1接口是连接eNodeB与EPC之间的接口。S1接口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用户面接口为S1-U,控制面接口为S1-MME。一个eNodeB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MME和SGW,这种灵活的组网方式称为S1-flex。为满足LTE的呼通率、服务质量,S1接口的单向传输时延要求10ms以内。

1.3.2 X2接口

X2接口为eNodeB之间的互联接口。X2接口分为用户面接口X2-U和控制面接口X2-C。为满足用户业务的小区切换需求,X2接口的单向传输时延要求20ms以内。 1.4 同步需求

LTE网络对频率和时间同步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步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安装GPS

2CC CA 660Mbps 2016年 S333 2x2MIMO 2CC CA 1Gbps 2017年 S444 4x4MIMO 5CC CA 2.7Gbps 170 170 90 115 240 (Mbps) 135 均值带宽

获取时钟信号;二是通过传输设备传递时钟信号。现阶段部署GPS则需要较高的成本,有的地点甚至无法安装,无疑通过传输设备提取时钟是最佳解决方案。

表3 各种制式无线通信网络对同步精度的要求

无线制式 GSM WCDMA 频率精度 ±50ppb ±50ppb NA NA 跟踪模式下,≤±3us CDMA2000 ±50ppb 保持模式下(8h)≤±10us (均以UTC时间为参考) ≤3us(相邻基站间) TD-SCDMA ±50ppb ≤±1.5us(以共同的参考源为基准) ≤3us(相邻基站间) TDD-LTE FDD-LTE 1.5 网络保护

LTE需要承载网提供高可靠性的电信级保护,倒换小于50ms。 1.6 CPRI接口

BBU与RRU之间互联采用CPRI接口。CPRI接口为光接口,并为BBU与RRU间提供同步信息。CPRI最大容忍传输时延小于200us,据此计算,CPRI最大传输距离是40km。BBU与RRU之间通过CPRI接口的传输频率抖动应不超过±0.002ppm。若存在多级RRU级联的情况,BBU到最后一级RRU之间传输的频率抖动也不能超过±0.002ppm。CPRI接口对带宽、时延、抖动等要求较严格,目前只宜采用光纤直驱方式。 1.7 LTE网络规模

随着LTE的深度覆盖,LTE节点将是现网2/3G节点的2-3倍。微基站做为市区热点补充盲点和吸收流量将会大量出现。

±50ppb ≤±1.5us(以共同的参考源为基准) ±50ppb 4us(MBMS) 时间精度 2 传送网承载方案

2.1 分组传送网特点

分组传送网结合SDH和IP的优点,具有以下特点:

(1)分组传送网具备大容量电信级分组交换核心,灵活的组网,支持多业务接口,能

应对LTE高带宽低时延要求。

(2)具备L3能力,支持路由、组播等一系列功能,为S1及X2接口的传输实现提供有效的承载解决方案。

(3)支持层次化的QoS,提供流量分类、流量监控、拥塞管理、队列调度、流量整形等处理;支持分层的OAM,增强故障定位和准确的性能管理。

(4)支持电信级保护,支持网内的线性保护(LSP1:1)及环网保护(Wrapping),也支持与其他网络互通的双规保护(LAG)。

(5)支持1588V2功能,为LTE完美的提供时钟信号。 基于以上特点,分组传送网可以很好的解决LTE的回传。 2.2 分组传送网网络结构

分组传送网采用分层结构,分为核心汇聚层和边缘接入层。网络参考结构详见下图:

核心层主要负责业务转发和与其他网络的互连,汇聚层主要负责边缘接入层业务汇集和转发以及就近业务接入。

2.2.1核心层网络结构

核心节点数量原则上应为2-4个,不宜过多。核心节点之间宜采用网状网结构,提高业务转发效率。

面向LTE的传送网承载方案(白立武等《中国新通信》第3期2016年2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jaqr0rvw825ui618hz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