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蒙古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日本海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黄 丙 乙 黄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海 河 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 . 乙 、 丙 、 甲
4.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回答5~6题
5.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
A.10分40分 B.11时20分 C.12时40分 D.13时20分 6.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
A.石油 B.锡 C.煤炭 D.铁
第 1 页 共 7 页
下图是沿31. 5oN纬线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7~8题。 7.甲地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 B.地堑
C.向斜 D.背斜
8.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以黄色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缺 9.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⑤⑥ 右图表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处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A.海陆差异 B.洋流影响 C.纬度位置 D.谷地地形
11.图中岛上乙地的气温值可能是 A.14℃ B.17℃ C.18℃ D.21℃
右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5.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 2 页 共 7 页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16~17题。 1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17.“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19.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 3 页 共 7 页
21.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4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6分)
(4)图中丙国A、B、C、D四地中,地带性土壤呈酸性的是__________地(2分)
22.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6分)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6分)
(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6分)
(4)对比分析流经城市②的河流与锡尔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第 4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