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卡诺图化简得激励方程
(3) 画出电路图
(4) 检查自启动能力。
当计数器进入无效状态 110 时,在 CP 脉冲作用下,电路的状态将按
110→111-→000 变化,计数器能够自启动。
试用 74HCT161 设计一个计数器,其计数状态为自然二进制数 1001~1111。
解:由设计要求可知,74HCT161 在计数过程中要跳过 0000~1000 九个状态而保留 1001~
1111 七个状态。因此,可用“反馈量数法”实现:令 74HCT161 的数据输人端 D3D2D1D0 =1001,并将进位信号 TC 经反相器反相后加至并行置数使能端上。所设计的电路如图题解
6。5.15 所示。161 为异步清零,同步置数。
试分析电路,说明电路是几进制计数器解:两片 74HCT161 级联后,最多可能有 162=256 个不同的状态。而用“反馈置数法”构成的图题 6.5。18 所示电路中,数据输人端所加的数据 01010010,它所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82,说明该电路在置数以后从 01010010 态开始计数,跳过了 82
个状态。因此,该计数器的模 M=255-82=174,即一百七十四进制计数器。
试用 74HCT161 构成同步二十四一制计数器,要求采用两种不同得方法。
解:因为 M=24,有 16<M<256,所以要用两片 74HCT161。将两芯片的 CP 端直接与计数脉冲相连,构成同步电路,并将低位芯片的进位信号连到高位芯片的计数使能端。用“反馈清零法”或“反馈置数法”跳过 256-24=232 个多余状态。
反馈清零法:利用 74HCT161 的“异步清零”功能,在第 24 个计数脉冲作用后,电路的输出状态为 00011000 时,将低位芯片的 Q3 及高位芯片的 Q0 信号经与非门产生清零信号,输出到两芯片的异步清零端,使计数器从 00000000 状态开始重新计数。其电路如图题解 6.5.19
(a)所示。
反馈置数法:利用 74HCT161 的“同步预置”功能,在两片 74HCT161 的数据输入端上从高位到低位分别加上 (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232),并将高位芯片的进位信号经反相器接至并行置数使能端。这样,在第 23 个计数脉冲作用后,电路输出状态为 ,使进位信号 TC=1,将并行置数使能端置零。在第 24 个计数脉冲作用后,将 状态置人计数器,并从此状态开始重新计数。其电路如图题解 6。5.19(b)所示。
第七章 习题答案
7.1.1 指出下列存储系统各具有多少个存储单元,至少需要几根地址线和数据线。
(1)64K×1 (2)256K×4 (3)lM×1 (4)128K×8
解:求解本题时,只要弄清以下几个关系就能很容易得到结果:存储单元数=字数×位数
地址线根数(地址码的位数)n与字数N的关系为:N=2n 数据线根数=位数
(1) 存储单元〓64K×1〓64K(注:lK=1024);因为,64K〓2’。,即亢
〓16,所以地址线为 16 根;数据线根数等于位数,此处为 1 根。
同理得:
(2) 1M 个存储单元,18 根地址线,4 根数据线。
(3) 1M 个存储单元,18 根地址线,1 根数据线。 ! _
(4) lM 个存储单元,17 根地址线,8 根数据线。
7.1.2 设存储器的起始地址为全 0,试指出下列存储系统的最高地址为多少?
(1)2K×1 (2)16K×4 (3)256K×32
解:因为存储系统的最高地址=字数十起始地址一 1,所以它们的十六进制地址是:
(1) 7FFH (2) 3FFFH (3) 3FFFFH '
7,2.4 一个有 1M×1 位的 DRAM,采用地址分时送人的方法,芯片应具有几条地址线?解:由于 1M=210×210,即行和列共需 20 根地址线。所以,采用地址分时送人的方法,芯片应具有 10 根地址线。
7.2.5 试用一个具有片选使能 CE、输出使能 OE、读写控制 WE、容量为 8 K×8 位的 sRAM 芯片,设计一个 16K×16 位的存储器系统,试画出其逻辑图。
解:采用 8K×8 位的 sRAM 构成 16K×16 位的存储器系统,必须同时进行字扩展和位扩展。用 2 片 8K×8 位的芯片,通过位扩展构成 8K×16 位系统,此时需要增加 8 根数据线。要将 8K×16 位扩展成 16K×16 位的存储器系统,还必须进行字扩展。因此还需 2 片 8K×8 位的芯片通过同样的位扩展,构成 8K×16 位的存储系统,再与另一个 8K×16 位存储系统进行字扩展,从而实现 16K×16 位的存储器系统,此时还需增加 1 根地址线。系统共需要 4 片
8K×8 位的 SRAM 芯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