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海淀高三语文期末练习(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4:07: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足以招尤而取忌

足以招致怨恨和妒忌 C.陶潜之可仕而不物

陶渊明可以做到走上仕途却不受外物牵绊 D.是贼去而弯弓也

这就像在盗贼离开后把弓折断啊

12.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

13. 阅读第一段和注释②,用自己的话回答“子瞻怀子由之意”的“意”所包含的内容。(4分) 14. 文章结尾说袁氏三兄弟的“听雨之乐”不待老年就可实现。根据文意概括作者这样说

的理由。(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8题。

开愁歌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质。 C.九、十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6.“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

所抒发的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 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7.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

分析诗人形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6分)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愁”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愁在心底,诉诸笔端。如苏轼借主客问答,抒发了人生短暂之愁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赤

5

壁赋》);陆游情深难已时抒发了书信难传之愁②“_________,________。莫!莫!莫!”(《钗头凤》);辛弃疾在傍晚听到凄苦的鸟啼时抒发了报国无门之愁③“_________,____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4题。

把他送到树上去①

——《树上的男爵》读后

①卡尔维诺在仰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发现粗壮杂乱的树干酷似一条条小路,树干之路幽暗、弯曲,当它们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种神秘的难以勾勒的旅程也在空中铺展开来。是光线的旅程?是昆虫、苔藓或者落叶的旅程?许多从事文学和绘画创作的人都可能产生诸如此类的联想,但卡尔维诺独具慧眼,他看见了别的,他在树上看见了一个人和他的家园。那个人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去,树上跳动的人影,恰是作家守望的人物。所谓灵感来了,很多时候说的是人物来了。

②有个人爬到树上去,不是为了狩猎和采摘,不是孩子的淘气,是为了在树上生活!读者无法忘记《树上的男爵》这部小说,其实是无法忘记一个人爬到树上去生活。爬到树上去的柯西莫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人物设置至今令人震惊,它在文学史上闪着宝石般的光芒。

③《树上的男爵》出版于1957年,距离卡尔维诺的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发表正好是十个年头,与他的另一篇精彩绝伦的作品《分成两半的子爵》则相隔五年时光。

④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青壮年期的十年时光应该是一段河流般奔涌的创作史,可以泛滥成灾却不允许倒流,而卡尔维诺似乎是在斜刺里夺路狂奔,背叛自己的同时也脱离了保守的意大利文学大军。卡尔维诺脱颖而出之时正是意大利二次大战的疮疤渐渐结痂之时....(他早已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中触及了那块溃烂时期的疮疤),战争年代他在破败的街道和酒馆中体会意大利的悲怆,和平年代里有闲适的心情观察祖国意大利了,结果他从树上发现了自己的祖先。从开始创作就这样,卡尔维诺善于让人们记住他的小说。五年过去后意大利贫穷而安详,卡尔维诺写出了《分成两半的子爵》,单就人物设置来说,已经抛弃了人们熟悉的模式。

⑤十年过后,《树上的男爵》应运而生,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他几乎让一个传统....的小说世界都闪开了。让亲人们闪开,让庄园闪开,甚至让大地也闪开,让一棵树成为一个人的世界,让世界抛弃孤独者,也让孤独的人抛弃他人的世界。这是五十年代卡尔维诺对小说人物的设想,也是他文学生涯中一次最决绝而勇敢的小说实践。

⑥少年男爵柯西莫可以为任何一个借口爬到树上去,不一定是为了拒绝吃蜗牛。反叛与拒绝在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和实际生活中一样多,但卡尔维诺是处心积虑的,爬到树上去,爬到树上去——这声音是圣洁的,也是邪恶的,是人们能听见的最轻盈也最沉重的召唤。不仅仅是为了反抗,也不是为了叛逆,当一个孩子任性的稚气的举动演变成一种生存的选择之后,这个故事变得蹊跷而令人震惊起来。读者们大概都明白一个不肯离开树顶的少年身上隐藏着巨大的哲学意味,但每个人也都为卡尔维诺惊世的才华捏了一把汗,他怎么让这出戏唱完呢?柯西莫将在树上干些什么?柯西莫会不会下树?柯西莫什么时候下树?(大家都明白,柯西莫下树,小说也该结束了。)

⑦卡尔维诺不让柯西莫下来,柯西莫就下不来。柯西莫在树上的生活依赖于作家顽强的

6

想象力和近乎残忍的幽默感。如果说,柯西莫在树上与邻居家女孩薇奥拉的糊涂的爱情还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他在树上与强盗布鲁基的交往进而产生友谊却让人猝不及防。布鲁基强迫柯西莫给他找书看,而且不允许是无聊的书,他最后被捕的原因也是为了一本没看完的书,最奇妙的是布鲁基临刑前还关心着书中主人公的下场。

⑧卡尔维诺放大了柯西莫的树上世界,这个人物便像树一样长出许多枝条,让作家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柯西莫在树上走来走去,从十二岁一直走到年华老去。“青春在大地上匆匆而过,树上的情形,你们可想而知,那上面的一切注定是要坠落的:叶片,果实。柯西莫变成了老人。”老了的男爵沿着树上的世界一直走到遥远的森林中,亲历了战争,最后见到了拿破仑。小说结尾挫伤了读者的热望和善心,柯西莫没有回到地上来,垂死的柯西莫最后坐上了热气球……小说以奇迹开始,以奇迹结尾。

⑨最汹涌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追本溯源的,有时候它的发源就这么清晰可见:树上有个....

人。在我看来,《树上的男爵》已经变成一个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课堂式的问题,你觉得是哪一步棋造就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胜局?如果有人问我,我会这么回答:就是一步险棋,险就险在主人公的居所不在地上,而在树上。

⑩总是觉得卡尔维诺优雅的文字气质后隐藏着一颗残酷的心,细细一想便豁然开朗: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对待柯西莫这样的人,放到哪儿都不合适,干脆把他送到树上去!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文章)

【注释】①本文发表在《小说选刊》中的?小说课堂?栏目。卡尔维诺(1923—1985),意大利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战后开始文学创作。

19.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脱颖而出(粉墨登场) B.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C.追本溯源(缘木求鱼)D.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标题“把他送到树上去”,形象概括了《树上的男爵》在人物设置上的突出特

点,也体现了本文与众不同的评论角度。

B.《树上的男爵》写的不是简单的反叛与拒绝的故事,而是关于生活的经典寓言,其

中包含了卡尔维诺对人类生存哲学的深刻思考。

C.“宝石般的光芒”“精彩绝伦”“处心积虑”“近乎残忍”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

卡尔维诺的作品赞赏之中不乏批评的态度。

D.第⑧段“小说结尾挫伤了??坐上了热气球”这句话,通过写读者阅读期望的落空,

高度评价了《树上的男爵》结尾独具匠心。

21.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回答哪些因素促成了柯西莫这个形象的产生。(4分) 22.从第④段看,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4分)

23.第⑤段说“令人震惊的卡尔维诺来了”,根据文意概括卡尔维诺“令人震惊”的原因。(6分) 24.本文的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对第⑥段画线语句进行赏析。(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把他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

7

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的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②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邻。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单四嫂子(《明天》)、傩送(《边城》)、华子良(《红岩》)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60秒的外语课程;早饭时间,边吃边听20分钟的有声“经典名著”;午休时候,抓紧时间在线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打开直播,听知名答主的创业经验分享,然后进入梦乡……

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故事完整,描写合理。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出,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最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诗歌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李白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等。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一位90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

8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海淀高三语文期末练习(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k7u645e9t03ypi6bk157e16g2f50200ot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