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7 21:33: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学特院基础部,2005年6月订)

一、本课程的性质、作用、任务和目标

《大学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高等职业专科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名篇的精读及自读,要求学生了解各名作家的思想特点;了解各名篇的思想内容;掌握各名篇的写作特点;掌握并运用有关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汲取名篇的精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要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结合学前专业特点,发展他们的情商和智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审美观,使之具有人和人格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进学生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系统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语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目标体现为: (一)基础知识方面:

1、 继续巩固并进一步掌握汉语语言,文学,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

2、掌握一定教学的文言实词和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掌握常见的一语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了解一般文言句式的特点。

3、继续学习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有关知识。 4、学习并运用一些欣赏文学作品的知识。 (二)基本能力方面:

1、 听话能力:

能养成细心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听别人讲话能把握重点,及时作出判断,并形成个人重法;听教师讲课和听报告,能边听边作笔记。

2、 说话能力:

能用普通话简明而有条理地叙事状物,阐述自己的见解;能在大庭广众的饱满的热情进行演讲。

3、 阅读能力:

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现代政治、科技和文艺读物。精读,能划分文学的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写作特点。略读,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迅速

1

把握文学的主要内容。泛读,能从报纸,杂志及一般科技资料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能不借助工具书阅读江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古代文章。

4、 写作能力:

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书写整洁,行款规范。

二、各单元教学内容及重点

第一单元:儒家经典选读 1、 熟读并能背诵《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选段 2、 各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 客观认识并辨证评论儒家思想的精华。

第二单元:秋水

1、 庄子生平及《庄子》一书 2、 本文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 客观评价庄子的哲学思想

第三单元:和而不同 1、“和而不同”单元中各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比较同主题论述的角度

3、结合当今社会现象再谈“和而不同”精神。

第四单元:“风骚”

1、 熟读《诗经》选篇,领会“采风”,了解“赋、比、兴”艺术手法 2、 《离骚》的思想内容和浪漫主义的抒情特色; 3、 《诗经》和“楚辞”的历史地位

4、 先秦文学总结:散文及诗歌的两大方向

第五单元:报任安书(司马迁)

1、 司马迁的人生及对其生死观的认识 2、 《报任安书》的艺术特色 3、 司马迁《史记》的历史意义

4、汉代文学总结:散文及诗(汉大赋、乐府诗、文人诗)

第六单元:别赋(江淹)

1、 《别赋》内容:七种别情的表现

2、 本篇抒情小赋的艺术特色:以环境、气氛渲染来刻画心理 3、 类型人物的不同书写 4、 赋体文的发展

第七单元:哀江南赋序(庾信)

1、 骈文艺术特征:辞藻、对偶及用典

2

2、 评价庾信“改仕北国” 3、 领会“危苦”、“悲哀”主线,赏读篇中骈文佳句

第八单元:世说新语(三则) 1、 刘义庆生平及创作情况 2、《世说新语》所体现的当时的社会风貌 3、志人、志怪小说

4、“过江诸人”“雪夜访戴”“石崇与王恺争豪”三则在记人方面简洁、传神的特点

第九单元:唐诗(一)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1、 以画解诗,以音和诗

2、 文中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

3、 本诗主旨及“哀而不伤”的艺术特色

第十单元:(唐诗二)李白 1、李白其人其诗 2、《蜀道难》的浪漫主义特色 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抒情艺术

第十一单元:(唐诗三)杜甫 1、“诗圣”其人,“诗史”其义 2、《羌村三首》的艺术手法及“诗史”意味 3、《秋兴八首》(其一)的主旨及艺术魅力

第十二单元:(唐诗四)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终南山(王维)、锦瑟(李商隐) 1、 艺术魅力:空前绝后的孤独感 2、 讨论中国古代的“士不遇”、“家国不幸诗家兴”现象 3、《终南山》的艺术特征。 4、《锦瑟》的主旨多义性 5、唐代文学总结

第十三单元:宋词(一) 1、 宋词源流及发展 2、 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的艺术特色 3、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的写作特征 4、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十四单元:宋词(二) 1、苏轼其人其文:《前赤壁赋》内容概述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理解“以诗入词”

第十五单元:元曲选读 1、 元曲渊源和代表作品

3

2、 《双调夜行船》(秋思)的艺术手法:对比和象征 3、 《船涉调稍遍》(高祖还乡)的人物描写 4、 古典文学中的典型“意象”

第十六单元:明清小说选读 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人物特征和情节设置 2、《婴宁》中的人物描写和象征意蕴 3、 明清小说主要作品

第十七单元:中国现代文学选读 1、《翠翠》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3、现代文学串讲

第十八单元:外国文学选读 1、《苦恼》中心线索及小说中细节描写对小说刻画人物的作用 2、《麦琪的礼物》中“含着眼泪的微笑”的体现 3、《瓦尔登湖》中的“蚁群大决战”的人文意味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教学方法与要求

本课程选用教材:《大学语文》(第八版),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由于本课程以史为经的系统性、以主题为纬的发散性与课内学时有限的矛盾,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以文学史为纲,串联以往阅读的积累,以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和对相关主题的理解。课内教学以主题讲授为主,以篇带组,以篇带类,尽可能使知识的系统性与有重点的深入理解、感受相结合。讲授中力求引入多种视角,注重分析比较,以增强时代感。

学习本课程应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强课外的阅读和复习,做到精讲多读,举一反三。凡教材中未讲的课文和附录均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学生每学期还应完成不少于3次的书面作业。

四、教学安排

本课上课时数为54课时,3个学分,1学期完成。各部分课时大体分配如下: 课时安排:以学期课时54节计,每一单元3课时,共18单元。

4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的文档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kaz512xiu0fvam2h1j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