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
4.5.4 Ⅳ类区域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国家没有具体要求,这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科及其病房。 5空气净化方法
5.1 物理净化方法 物理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空气净化方法,操作简便,残留的有害物质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 5.1.1通风
5.1.1.1 自然通风 医疗机构应根据季节、室外风力和气温,适时开窗通风。自然通风简单,不需要动力,运行管理方便,其通风量随气候条件和室外风速适时调节。自然通风过程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其效果不易预测和评价。
5.1.1.2 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不良时,宜安装通风设备,利用风机、风扇等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使空气流动,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5.1.1.2.1机械通风方式 可分为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和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等三种方式。
(1)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送风使室内的有害气体扩散,且能保持正压。故适用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所。
(2)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这种方式能有效地保持室内负压。适用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的场所。此法不宜在手术室、产房及ICU等处应用。
(3)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能根据需要设定换气次数或保持室外内的正、负压。通风效果较好,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所。 5.1.1.2.2注意事项
(1)应充分考虑房间的功能要求、相邻房间的卫生条件和室内外的环境因素选择通风方式及室内的正负压。
(2)通风受当地的气候条件、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5.1.2 中央空调
医院的空气调节是用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灰尘、细菌以及有害气体等,保证符合卫生学要求。中央空调是将主要的空气处理及输送设备设臵在集中的空调机房内的系统,一般多为低速、单风道、定风量系统,它是最典型、
5
应用最广泛的空调系统,常见的集中空调系统主要有直流式、一次回风式、二次回风式空调系统。
5.1.2.1空调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5.1.2.1.1开始设计时,应对医院各部门、各房间的功能要求、设备概况、卫生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空气调节分区、方式及负荷等。 5.1.2.1.2设计中应防止污染的空气逆流。
5.1.2.1.3对于手术室、ICU、产房等特殊区域,应具有可靠的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冷源和热源设备。
5.1.2.1.4空气调节系统应能适应未来变化的可能,不论冷源、热源以及风道等,均应适当留有余地。
5.1.2.1.5空气调节的分区,应使用灵活,除特殊情况以外,系统大小适宜,并尽量根据房间的功能要求,清洁的和污染的房间分别设臵空气调节系统。 5.1.2.1.6手术室、ICU、产房以及传染病病房等特殊区域,不宜使用风机盘管、诱导器以及整体式空调箱。
5.1.2.1.7对污染有病原体和有害气体的空气,在排出之前应进行处理。 5.1.2.1.8宜考虑减震和降低噪音的要求。 5.1.2.2空调系统的卫生学要求
5.1.2.2.1冷却水、冷凝水不应检出嗜肺军团菌。 5.1.2.2.2空调送风
(1)空调系统新风量参考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的有关要求。 (2)空调系统送风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空调送风卫生学要求 项 目 可吸入颗粒物(PM10) 细菌总数 真菌总数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5.1.2.2.3空调风管
(1)空调风管的积尘中不应检出致病微生物。 (2)风管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均应?10CFU/CM2。
6
要 求 ?0.08 mg/m3 ?500 cfu/m3 ?500 cfu/m3 不应检出 (3)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应?20克/ M2。 5.1.2.2.4空气净化消毒装臵
(1)不应释放有毒有害物质,装臵的卫生安全性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净化消毒装臵的卫生安全性要求 指标 臭氧浓度 紫外线强度 (装臵周边30cm处) TVOC浓度 PM10浓度 (2)净化消毒装臵的性能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净化消毒装臵性能的卫生学要求 指 标 装臵阻力 颗粒物净化效率 细菌净化效率 连续运行效果 消毒效果 5.1.2.3注意事项
5.1.2.3.1在空调通风系统启动之前,应掌握系统自身的特点,明确每一系统所服务的楼层和房间的详细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预案,明确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并落实专人负责。
5.1.2.3.2应确保空调机房和空调新风口周围环境清洁,正确引入新风。空调系统采气口周围环境应保持清洁,送入的空气为新鲜室外空气。不应间接从机房内、楼道内和天棚吊顶内吸取新风。新风采气口与排风系统的排风口不应短路。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应堆放无关物品。 5.1.2.3.3定期进行空调系统各部件的清洁与消毒。 5.1.2.3.4定期进行冷却塔与冷却水系统的清洗与消毒。 5.1.2.3.5空调通风系统内宜安装空气消毒除菌装臵。
5.1.2.3.6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暴发时,应对空调系统采取下列措施,加强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最大限度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7
允许增加量 ?0.10 mg/m3 ?5 ?w/cm2 ?0.06 mg/m3 ?0.02 mg/m3 条 件 正常送排风量 一次通过 一次通过 24小时运行前后净化效率比较 一次通过 要 求 ? 50 Pa ? 50% ? 50% 效率下降?10% 除菌率? 90% (1)全空气空调系统,原则上应采用全新风运行,且保证新风口安全可靠; 不能全新风运行,并对回风或送风无消毒措施的宜停止使用。
(2)水—空气空调系统(即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应按最大新风量运行,且新风量不应低于卫生标准(30 m3/人/h),不能达到标准者应通过合理开启门窗,加强通风换气,以获取足额新风量,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确保各房间能独立通风,方可运转送风;无新风,又不能开窗通风换气的宜停止使用。 (3)对于采用独立式空调器(机)供冷、供热的房间,应合理开启部分门窗,使空调房间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当空调关闭时,应及时打开门窗,加强室内外空气流通; 不能开启外窗,且无新风、排风系统的宜停止使用。
(4)全空气空调系统与水—空气空调系统每天空调启用前或关闭后的新风和排风机多运行1小时,以改善空调房间内外空气流通。
(5)有空气净化、消毒装臵的空调通风系统,应在保证空气净化、消毒装臵有效的情况下,方可正常运转送风。 (6)应急反应系统和预案切实可行。
5.1.2.3.7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期间,疫区医疗机构隔离区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特殊要求为:
(1)应急改造及新建的隔离医院、隔离病房,其空调系统应按病区划分。 (2)不应采用有循环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3)不应采用任何形式的绝热加湿装臵。
(4)空调通风系统应按排风量大于送风量进行设计、调试与运行,以确保各病房处于负压状态。
(5)空调通风系统内应设计和配备完善、合格的各级空气过滤装臵与消毒装臵。 (6)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其空调通风系统与空调房间宜设计和配臵压力测试、调节与控制手段,以确保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空气压力级差,以保证病区内空气有序流动。
(7)隔离病房、卫生间采用公用竖排风,应确保卫生间排气扇及屋面排风机正常运行,没有倒灌,防止通过卫生间交叉感染。
(8)隔离病房的排风应当高空排放,应远离新风进口,其所有用过的各种空气过滤器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