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⑴ 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 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 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 (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二、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2、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清四件事情的顺序,并用简单和共同探讨的能力 的语言概括出来。 在这几件事中,你最喜欢 哪件事?为什么?把我和 闰土的对话找出来。 第 5 页 共 50 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板书设计 雪天捕鸟 少年闰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教学反思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们初步阅读鲁迅的文章,也是“初识鲁迅”的开始,对于文中半白半文的语言风格,有些不好接受。因此,理解文中几个关键的词语,不容忽视。 。 经过外貌对比,学生们学会了观察,感兴趣了,就有了阅读的兴趣,不用老师逼着他们,学生也会主动地去读书了。为以后写作奠定基础。
第 6 页 共 50 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沂南县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网络集体备课
时 间 2015年8月20日 单 位 课 型 主备人 青驼小学 王孝来 课 第五单元《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题 精读课文 参入备课人员 胡成本 刘洪杰 毕玉成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材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课文中闰土的四简析 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一自然段。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教学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重点 教学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 第 7 页 共 50 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幻灯片以及月夜刺猹、雪地捕鸟、分别时的动画) 准备 教学教师活动 过程 一 复 习 导 入 1、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鲁迅的了解。 2、 教师检查学生上一课时的学习收获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学生的收获定位教师的教学,以学定教,从而展开学习。 个性备课 1、 介绍自己对鲁迅的了解 2、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 二 学 习 看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1、 找一找文中有几件事描所以这件事不算。) 写了闰土的动作。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第 8 页 共 50 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看瓜刺猹这部分,可以看出闰土的什么性格?哪个地方最有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