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函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简称需求函数。
2.需求的变动:由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所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3.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量—价格组合点沿着同一既定的需求曲线移动。
4.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某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导致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表现为供给量—价格组合点沿着同一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5.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6.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的差额。 7.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于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8.替代效应:假定实际收入不变,仅仅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9.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0.短期生产函数:生产者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的时间周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
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1.短期边际产量:生产者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的时间周期内,一定技术条件下,增加一单位
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2.机会成本:一项资源在被放弃的其他的用途中可能获得的最高净收入。
13.长期总成本: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企业在各种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
总成本。
14.生产者剩余:指企业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
的差额。
15.规模报酬递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产量增加的比
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3.D 4.C 5.B 6.C 7.D 8.A 9.C 10.D
11.C 12.D13.B 14.D15.C 16.A 17.D18.D 19.A 20.A
21.D 22.A 23.A 24.C25.C 26.A 27.C 28.C 29.C 30.D 31.B32.B 33.B34.D 35.D 36.B 37.C 38.D39.D 40.A 三、简答题:(略)
简答题请参阅微观经济学电子教案或课件 四、计算题:
1.解:
SMC = dSTC / dQ = 0.3Q2-12Q + 140 ; MR = 150-6.5Q 由MR = SMC 求出Q = 20 ,P = 85;从而得到利润 ∏= PQ - STC = -2500 2.解:
(1)由MC = P求出Q = 20 ;利润∏=790
(2)由P = MC = AVC 求出Q = 10 ,P = 5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是 P = 0.3Q2-4Q+15 (P≧5或Q≧10) 3.解:
MR = dTR / dQ = 11100 - 60Q MC = dTC / dQ = 3Q2-60Q + 300
由MR = MC 求出Q = 60 ,P = 9300 元 4.解:
MR = dTR / dQ = 10 - 6Q MC = dTC / dQ = 2Q + 2
由MR = MC 求出Q = 1 ,P = 7 利润∏= PQ - TC = 4 5.解:
540 = 20X + 30Y ………………(1) MUx / Px = MUy / Py ………………(2) 而MUx = 3Y2, MUy = 6XY 可以求出
X = 9;Y=12;U=3888 6.解:
(1)利用中点公式,需求价格弧弹性ed = 1.5;
(2)需求价格点弹性ed = 0.67 7.解:
由MR = dTR / dQ = 100 - 4Q = 20
求出Q = 20
再求出需求曲线为 P = 100 - 2Q 从而得到 P = 60
利用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公式求得ed = 1.5 8.解:
由总收益方程求出需求曲线为 P = 60 - Q
再由ed = -(dQ / dP)×(P / Q) = 2 求出Q = 20
再求出边际收益曲线为MR = dTR / dQ = 60 - 2Q 从而得到 MR =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