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准则、制度的不断完善,存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者王竹泉发表的文章中说“企业的存货估价、报告利润、现金流量、税收负担都会因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影响。”而周满奇在其著作中写道“存货是企业分批或分次购入形成的流动资产,货品的价值会因计价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就需要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由此可见存货计价方法的确认很重要。段训辉在文中讲道“一个会计期间既有新收入的存货,又有原有存货,因此就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单位成本。”由此说明存货会因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左刚在其文中称“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时须全面考虑,合理安排。”上述表明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后再选择适当的存货计价方法进行计价。国外学者安东尼在他的著作中写道“高价格存货的郁积使降价不再广泛,一旦高价格存货销售良好时,批发价格就会下降,进而社会公众也会从中得到好处。”由于存货的积压,存货的价格在不同的批次也有不同的价格,想要在高低价格中寻求一种相对均衡,选择何种计价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主要研究五种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这五种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对期末存货价值本期利润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因素的矛盾及协调。由存货的特点以及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业绩评价、纳税角度和企业经营成果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对企业的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财务指标,投资决策等有重大影响。在企业税收制备及盈余管理中,选择适当的计价方法尤为关键。协调各类方法之间的矛盾也是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应当关注的,根据存货的特性以及企业自身的表征便能够找到一种最恰当的计价方法。从分析各个计价方法的特点和各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
存货作为企业重要流动资产之一,其价值和数量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存货处于不断购买、消耗和销售之中,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就十分重要。选择不一样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也势必不同,并且其存货估价和报告利润也将有所不同,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及税收负担。
1. 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1.1 按实际成本计价
根据实际成本计价进行存货核算时,同一种材料由于成本、批次的不一致便会出现不同的价格,故企业发出或领用存货务必选择同一计价方法进行核算。并
5
且存货的收入与发出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计价,存货的账目也都是按实际成本进行设置和登记的。按实际成本发出存货有以下几种计价方法: 1.1.1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购进的存货应先发出,并按照这一假设的存货实物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进行核算的一种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先购进的存货成本需要先转出,以此确定发出的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1.1.2 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耗用或发出,并依据这种假设的存货流转顺序对期末存货和发出存货进行核算的一种计价方法。 1.1.3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依据本期购进存货和期初存货结余的金额及数量,在期末一次核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的价格,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格的一种方法。 1.1.4 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指每次购进存货后,依据库存存货总成本和数量,计算出单位成本或平均单价,当作下次购货前计算凭据的一种计价方法。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1.1.5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统一,根据不同存货依次鉴别每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或生产批次,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每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案例分析:
钢铁工厂2015年6月某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如下: 日期 6月1日 6月8日 6月15日 6月20日
摘要 期初结存 销售 购进 销售 数量 150件 70件 100件 50件 6
单价 60元 62元 金额 9000元 6200元
6月24日 6月28日 6月30日 销售 购进 销售 90件 200件 60件 68元 13600元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别计算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并进行本期耗用成本的计算。 分析与解答:
(1)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的登记结果如下表。 2015年 月 日 6 1 期初结存 收入 摘要 数量 单数金额 价 量 70 50 30 60 40 20 270 发出 单数金额 价 量 结存 单价 金额 9000 4800 11000 8000 2480 16080 12240 150 60 60 8 销售 60 4200 80 15 购进 100 62 20 销售 24 销售 80 60 100 62 30 60 100 62 62 60 3000 60 1800 40 62 3720 28 购进 200 68 13600 30 销售 本期销售 成本 40 62 200 68 62 2480 180 68 68 1360 16560 (2) 加权平均法计价:
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① 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的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销售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
7
2015年 月 日 6 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金额 9000 11520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期初结存 70 50 90 60 150 60 80 180 130 40 240 180 15 购进 100 62 6200 20 销售 24 销售 8 销售 28 购进 200 68 13600 30 销售 本期销售 成本 270 64 17280 B m从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方法与先进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库存商品的结存单价为64元,据此计算出存货成本为11520元,本期销售成本为17280元。 ②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平均单价的计算公式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金额)/(前结存金额+本次购入数量) 第一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元) 第二批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平均单价=(2444+13600)/(40+200)=66.85(元) 按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期各批商品销售成本和结存成本,以及库存商品明细账的登记结果,见下表: 2015年 月 日 6 1
收入 摘要 数量 发出 结存 金额 9000 4800 11000 7944 2444 单数数金额 单价 金额 单价 价 量 量 70 60 150 60 60 期初结存 15 购进 100 62 6200 20 销售 24 销售 8 销售 4200 80 180 61.11 50 61.11 3056 130 61.11 90 61.11 5500 40 61.11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