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概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14:2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前教育概论》

教 学 大 纲

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前教育系

《学前教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概论 参考资料: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2、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版 4、唐淑.中国学前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版 5、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版 课 时:34 周 学 时: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

知识结构:理论知识80%+实践能力20% 成绩匹配:考试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平时成绩(20%)=作业10%+课堂表现10% 期末成绩(80%)=笔试80% 职业标准:无

教学目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婴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必务的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学前教育实际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养,使他们初步具备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1、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 2、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教育观; 3、掌握学前教育的目标;

4、掌握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途径; 5、掌握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相关理论;

6、了解游戏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掌握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和评价标准,学会创设园区活动及正确选择游戏材料。

7、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要素,组织形式,能够独立设计幼儿园工作计划; 8、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及途径。 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内涵及历史发展,了解学前教育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各大流派的主要观点有所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内涵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各个流派的理论及观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

(一)概念

(二)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4、现代社会(20世纪下半叶)的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学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价值

1、对学前教育具有理性认识价值 2、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理性指导价值 3、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评估价值 (三)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1、探讨学前教育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在建设中,不断探讨其规律) 2、建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3、指导学前教育改革与实践 (四)研究内容

1、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 2、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4、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 5、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 6、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

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 8、幼儿教师的素质与培训

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一)国内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著作中,中国古代逐步累了教养儿童的经验,史书记载了原始社会儿童公育的现象。颜之推《颜氏家训》 司马光《家范》 朱熹 《童蒙须知》

(二)西方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 (一)西方

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二)中国

陶行知、陈鹤琴 、张雪门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杜威

(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艾里克森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学派及其思想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六)意大利瑞吉欧的教育体系

第二章 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并能将此体现于实践教学中。

教学重点:儿童观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 教学时数:4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形态

(一)社会主导的儿童观 (二)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三)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 二、儿童观的结构 (一)自然构面 (二)社会构面 (三)精神构面

三、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一)儿童是稚嫩的个体 (二)儿童是独立的个体 (三)儿童是完整的个体 (四)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个体

(五)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

(六)儿童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 第二节 教师观 一、教师观的内涵 (一)从社会历史角度 (二)从教育过程来看 二、当前教师观的主要观点

(一)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受到社会尊重;

(二)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与安全的保护者,又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她们的劳动是伟大的;

(三)早期启蒙教育需要身心投入,并且有广博的知识,是艺术是科学,而不仅仅是教育;

(四)幼儿教师具有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种工作关系到儿童的未来和社会的未来;

(五)幼教是专业的职业,有一套科学的方法理论,掌握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技能方法。

第三节 教育观

一、学前教育观相关概念 (一)学前教育价值观

(二)学前教育目的观 (三)学前教育环境观

(四)学前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 二、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

(一)学前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二)学前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认知、社会性情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学前教育要有效率地进行,内容上要具适宜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同内容进行方法决策;

(四)幼教是一门科学,有规律约束,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自身的规律;

(五)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各界人士都应关心她; (六)学前教育是一门艺术,轻松愉快。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教育目标,结合教育工作领会教育目标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2、知道学前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懂得确定学前教育目标的依据。 3、使学生必须全面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内涵,形成科学的基础素质教育观。

4、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 教学难点: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内涵 教学时数:2

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的社会取向 (二)目标的教育取向 (三)目标的发展取向 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由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一)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体系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任务

一、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反映了人的合理的素质结构和教育的组成部分 三、儿童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的作用

(二)儿童体、智、德、美四育又是具有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搜索更多关于: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概要 的文档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大纲概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01a7uwix3x5if1klmb9gaib47veh009n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