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试题 (1)写出CO2与H2反应生成CH4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 。
已知: ① CO(g)+H2O(g)② C(s)+2H2(g)③ 2CO(g)
H2(g)+CO2(g) ΔH=-41kJ·mol
-1
-1
CH4(g) ΔH=-73kJ·mol
C(s)+CO2(g) ΔH=-171kJ·mol
-1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 + 6H2(g)
催化剂
CH3OCH3(g) +
3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n(H2) / n(CO2)]的变化曲线如下左图: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上图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n(H2) / n(CO2)]变化的曲线图。
②某温度下,将2.0molCO2(g)和6.0molH2(g)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时,改变压强和温度,平衡体系中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P3>P2,T3>T2 B. P1>P3,T1>T3 C. P2>P4,T4>T2 D. P1>P4,T2>T3 ③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3充入二氧化碳和氢 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
A. 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 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 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E. 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 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3)最近科学家再次提出“绿色化学”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甲醇可制作燃料电池,写出以稀硫酸为电解质甲醇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__ 。以此燃料电池作为外接电源按右图所示电解硫酸铜溶液,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其
质量约为 g。
21.★【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14分) I.“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而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实验组 1 2 温度℃ 650 900 CO2(g)+H2(g),得到如下二组数据:
平衡量/mol H2O 2 1 H2 1.6 0.4 CO 2.4 1.6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6 3 起始量/mol CO 4 2 ①实验1中以v (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②该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 。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1)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原料。如LiFePO4电池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 。
(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 mol/L CuSO4和0.1 mol/L NaCl的混合溶液100 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
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L,将电解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L,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
22.【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15分)氨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合成氨用的氢气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CH4(g)+H2O(g)
CO(g)+3H2(g)。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
-
化如下图所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CO对合成氨的催化剂有毒害作用,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CO,其反应原理
为:[Cu(NH3)2CH3COO](l)+CO(g)+NH3(g)
[Cu(NH3)3]CH3COO·CO(l) △H<0。吸收CO后
的乙酸铜氨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__________(填写选项编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3)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
CO(NH2)2(l)+H2O(g) △H<0。某温
度下,向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 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下图中的曲线表示该反应在前25 s内的反应进程中的NH3浓度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进程曲线。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4)将尿素施入土壤后,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
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下表:
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常数
H2CO3
Ka1=4.30×10-7 Ka2=5.61×10-11
NH3·H2O 1.77×10-5
现有常温下0.1 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你认为该溶液呈 性(填“酸”、“中”、“碱”),原因是 。 ②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有下列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c(NH4+)>c(CO32-)>c(HCO3-)>c(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CO32-) + c(HCO3-) +c(H2CO3)=0.1 mol·L-1
D.c(NH4+)+ c(NH3·H2O)=2c(CO32-) + 2c(HCO3-) +2c(H2CO3)
2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13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12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
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则
①C的化学式为 ;
②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变化可能如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上图的图b或图c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b符合事实,则D的化学式为 ;
②若图c符合事实,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上图a,请写出A+D→C
的热化学方程式: 。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