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小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径向孔夹具设计)
班 级:08级机制一班 学 号:080101010010 姓 名:王 晓
课 程 名 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指 导 教 师:陈锦江
2011年07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项目报告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王晓
(燕山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根据所学的机械加工方法与夹具知识的认识了解,进行对轴类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并制定工艺卡片,通过设计小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及其制造的经济性分析和某段工序所用夹具的设计,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为下一步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打下基础。
前言:
制造技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设想、概念、科学技术物化的基础和手段,是国家经济与国防实力的体现,是国家工业化的关键。制造业的发展和其他行业一样,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有高潮期也有低潮期,有高速期也有低速期,有国际特色也有民族特色,但必须要重视,且要持续不断的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世界制造中心将可能要转移到我国,这对我国的制造业是一个机遇和挑战。要形成我们自己的世界制造中心就必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要有很高的制造技术水平,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
1. 项目的基本情况
1.1项目内容
1
机械制造工艺学项目报告
件数:1万6千件。毛坯:40Cr,棒料。具体尺寸见附图一。
要求:对小轴进行分析并做加工工艺设计,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进行经济性分析,最后设计钻径向φ8孔的夹具。
1.2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者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该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生产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一项重要而又严肃的工作。它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广博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知识。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作用非常大。首先,要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在产品投入生产以前,需要做大量的生产准备和技术准备工作,例如,技术关键的分析与研究;刀、夹、量具的设计制造或采购;设备改进与新设备的购置或定做等。这些工作必须根据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展开;其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的依据;再次,新建或扩建车间(或工段),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确定机床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机床的布置和动力配置,确定生产面积的大小和工人的数量等。
机床夹具设计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等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夹具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夹紧装置,可使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使用夹具还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生产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应深人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再进行具体的设计。
1.3项目研究工作的主要思路
1.3.1“小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2.工艺审查;
3.熟悉或者确定毛坯;
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8.确定切削用量;
2
机械制造工艺学项目报告
9.确定时间定额; 10.填写工艺文件。 1.3.2工艺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1.计算时间定额
1.3.3钻径向φ8孔的夹具设计
1.研究原始资料,明确设计要求;
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夹具结构简图; 3.绘制夹具总图,标注有关尺寸及技术要求 (1)精度与批量分析 (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2)确定导向装置 3)确定夹紧机构。
2.“小轴”机械加工方案的确定
2.1读图
根据图纸中钻孔的位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小轴”属于阶梯轴类,用于支承传动零件,且设有通油路,油进入纵向φ8孔,通过径向φ8孔进入V形槽,当轴转动时,整段轴以及轴上的支承件都到很好的润滑。而φ4.5的径向孔可以起到检查槽内是否充满油且可以排出油中杂质。
2.2工艺审查
中间段轴径标注错误,不应为40mm,而应该是45mm;同轴度的基准A没有标明。 2.3熟悉毛坯
小轴的毛坯为40Cr,棒料,初步下料定为φ52×202。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后,可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4工艺路线的制定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加工阶段(包括铣端面、加工顶尖孔、粗车外圆等);半精加工阶段(半精车外圆,钻通孔,车锥面、锥孔,钻大头端面各孔,精车外圆等);精加工阶段(包括精铣键槽,粗、精磨外圆、锥面、锥孔等)。在机械加工工序中间尚需插入必要的热处理工序,这就决定了主轴加工各主要表面总是循着以下顺序的进行,即粗车→调质(预备热处理)→半精车→精车→淬火-回火(最终热处理)→粗磨→精磨。
综上所述,主轴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安排如下:
外圆表面粗加工(以顶尖孔定位)→外圆表面半精加工(以顶尖孔定位)→钻通孔(以半精加工过的外圆表面定位)→锥孔粗加工(以半精加工过的外圆表面定位,加工后配锥堵)→外圆表面精加工(以锥堵顶尖孔定位)→锥孔精加工(以精加工外圆面定位)。
当主要表面加工顺序确定后,就要合理地插入非主要表面加工工序。对主轴来说非主要表面指的是螺孔、键槽、螺纹等。这些表面加工一般不易出现废品,所以尽量安排在后面工序进行,主要表面加工一旦出了废品,非主要表面就不需加工了,这样可以避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