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训练(三)历史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
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5、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
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6、陶片放逐法于公元前487年左右付诸实施,第一次遭受放逐的人士即为前雅典僭主庇希
特拉图的亲戚希帕克斯。据考古资料统计,40余年间(公元前487年—前443年),雅典共有11人遭到放逐,他们绝大多数是贵族或名人,其中有阿里斯蒂底斯、狄密斯托克利以及被选为十将军之一的希罗多德等。这说明陶片放逐法( ) A.成为一些政客打击政敌的工具 B.体现了雅典法律具有“法不阿贵”的精神 C.成为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D.保证了多数公民掌权之下政治决策的科学性
27、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
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 B.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 C.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1
28、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
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B.国王掌控实权 D.宪政制度确立
29、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
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上述材料表明( )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30、理学又称为“道学”、“新儒学”。这反映了理学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的( )
A.研究方法 C.“仁”的思想
B.行为准则和是非标准 D.性善论
31、顾炎武倡导分权众治的思想,“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自公卿大夫,至
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这一思想在清朝社会中的实际作用是( ) A.纠正了君主专制弊端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B.废除了君主制 D.强化了君权
32、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
大清官员亦宣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
——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33、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
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34、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
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
2
票人选“大人物”之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人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D.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3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
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答在规定的Ⅱ卷答题卡位置。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_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英国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3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
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
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
点并简析其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2分)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
4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洛阳)“自延骷(里)以西……望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伊洛之
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日慕义。……市东有適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