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周而不比》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4:46: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周而不比》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通假字 道 本字 导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F.形作动 G.形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 句子 ⑴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⑵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⑶友直,友谅,友多闻 .类型 A A I 意思 合群 结党 见识 句子 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⑸则远怨矣 .⑹毋自辱也 .类型 F F G 意思 厚责 远离 使受辱

三、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子 ⑴小人比而不周 ..⑵唯仁者能好人 ..句中义 今义 句子 句中义 今义 不团结 不周到 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厌恶人 坏人 .喜爱人 好的人 ⑷视其所以 ..所做的 因此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⑴人焉廋哉 ⑵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⑶以德报怨,何如? 类型 疑宾前 状后句 疑宾前 句子 ⑷何以报德? ⑸毋自辱也 ⑹事君数,斯辱矣 类型 疑宾前 否宾前 被动句

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C ) A.矜(jīn)而不争 人焉廋(sòu)哉 B.友便辟(piánpì) 唯仁者能好(hǎo)人 .....C.友便侫(piánnìng) 事君数(shuò) D.忠告而善道(dǎo)之 毋(wù)自辱也 .....1.C【A廋(sōu),B辟(bì),毋(wú)】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B ) 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 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 ..B.观其所由(经历) 人焉廋哉(隐藏) ..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 友直,友谅(谅解) ..D.友便辟,友善柔(谄媚逢迎) 友便辟,友善柔(和善温顺) ....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D ) ①人焉廋哉 ②毋自辱焉 ③朋友数,斯疏矣 ④观过,斯知仁矣 ....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5.D【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助词,陈述句尾表陈述语气;③④语气助词,表肯定,了】 6.选出下列加点的“而”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D )

A.君子周而不比 B.君子矜而不争 C.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D.忠告而善道之 6.D 【D连词,表并列,其余为连词,表转折】 六、语段阅读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1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3)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2?24) 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 。 译: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言论可取就选用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言论。 ⑵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 。 译: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8.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这交友之道。

答: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⑵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⑶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⑷适度交往,保持距离;⑸忠告善道,适可而止

七、名句背诵检测

⑴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⑵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⑶视其所以, , ,人焉廋哉?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⑷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⑸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 ,损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

⑹ ,则远怨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⑺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⑻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⑼事君数,斯辱矣; , 。朋友数,斯疏矣 ⑽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八、问题探究

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请用一个熟语概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意思。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和看法。

孔子告诉我们处世的分寸。他不赞成以怨报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永无休止。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你用仁厚去面对有负你的人和事,对于行德者不公正。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2、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以上选文是关于人际交往的,这样做同时也体现了孔子思想中怎样的重要原则?用四字概括。

(2)孔子教导子贡的交友之道,有人认为这样做是对朋友不负责任,但更有人认为并非不负责任,而是体现了以自主、独立、平等的个体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准则,对后一种说法,你认同吗?请阐释理由。

(1)中庸之道(适度适中)

(2)认同。因为孔子说作罢以免自取其辱,其前提是自己在尽了忠告并劝过改善的道义指责后朋友仍然不停,这不能不说是不负责任。交友之道,要尊重对方也是自主、平等的独立主体,要保持分寸,不能过度,不宜强加于人,这是交友的基本准则。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16.4)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 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2)示例:颜回 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

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5、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结合上述材料,在孔子看来,要识一个人,至少要看他哪些方面? (2)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孔子识人的观点的理解。 (1)观其过,从而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

察其友,君子会“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小人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察其行为习惯,察其以往经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察其所喻,所崇尚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可从下列四个方面中选一个方面来谈:①观其过;②察其友;③察其行为习惯,察其以往经历;④察其所喻,所崇尚的。

浙江省象山中学高中语文《周而不比》课课练 苏教版选修《论语选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67t0w5kq3fmdy9ul8q7b8vd5385a00y2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