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型高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作者:杨德云 关晓冬 孙立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
摘 要: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以能力为本位,缩短就业和实践的距离,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与实践联系密切的专业基础课程,选择、设计好合理新的教学方法,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167-01
机械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机械工程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哈佛大学教育部主任戴维.波儿比姆说过,“一所伟大的大学必须永远处于改革状态,任何时代都不能高枕无忧”。
1 机械基础课程体系的现状
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
随着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在教学计划中, 虽然将传统的机械类课程进行了综合, 但实际教学内容中出现了课程名称上的综合而教学内容实际上还是分离的局面,并未达到课程综合的真正目的。
误区之一: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很多高校都很重视“理论与实践并重”,但是在校期学生的实践动手时间很少,基于设备缺少、陈旧等实验室条件所限,大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较弱,到了企业能够马上拿得起来的大学生很少,多数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才能真正上岗。 误区之二:教学模式僵化。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仍沿袭着从课堂到书本,从公式到做题,从背题到考试的简单重复,课堂上的“灌输式”授课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储备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要。
误区之三:重通用,轻专才。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些课程开设多而杂,学生好像可以有很宽泛的从业空间,但对于真正需要专门人才的企业来说却又是无所适从。 2 教学改革的实施要点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教改的总体思路是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对系列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目标,现代设计能力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养为关键,突出特色,把各门课程的各教学环节融入到系列课的整体规划中。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改革和实践。
2.1 构建新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系列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上划分为两个个模块:理论教学系列课程模块;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两者既紧密联系,而又按照人才培养的要求自成体系、单独记分,形成新的机械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综合改革的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系列课程模块。理论教学系列课程包括:机械制图、机械CAD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学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本模块的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意识为目标,各门课程相互关联,共同为上述目标服务。 (2)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模块。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系列课程主要包括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3周)、工程材料(三种碳钢的金相分析)、互换性精度设计综合大作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周)。
(3)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结合我校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加强具有我校特色的系列教材建设,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个性培养,全员成材,以优化教材链为宗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确定编写大纲、书目及主干内容。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我们组织编写了机械基础系列教材。目前,已经出版了《机械基础实验》、《机械AutoCAD2009设计基础》和《《工程制图技术基础》》等教材,这些教材都已经在实际使用。
2.2 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建设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为开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强化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学校投入一定量的经费,进行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的专业社团小组:(1)机械结构创新设计小组建立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通过机电产品的设计掌握其全过程;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包括计算、绘图、仿真等);学习查阅和利用各种文献、设计资料与手册或产品样本,熟悉各种标准件、基础件的选择、应用方法;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2)制图技术社团用于提高学生的构形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能力和草图绘制能力。(3)车工技术社团 进一步掌握和提高主要车削加工方法:外圆柱面车削加工、内圆柱面车削加工、外圆锥面车削加工等车削加工技能;在小组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了解车床车身、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和尾架结构的特点,了解车床常用的工装卡具,熟悉常用的刀具的名称和用途。(4)钳工技术社团进一步掌握和提高钳工的主要操作方法(锯削、锉削、划线、钻孔、攻螺纹、套螺纹);机械设备一般故障的排除;工具、量具的维护、校验;参与钳工学习时间相对较长的一些同学,可进一步掌握钳工的工艺设计。⑸ 3D数字化创新设计小组以三维CAD软件CAXA、PRO/E、UG、SOLIDWORKS等软件为主,学习高级建模方式方法、仿真运动分析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