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常规粳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6:47: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常规粳型水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为了适应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扩大除小麦种子以外其他作物品种经营以是 必然选择。就水稻种子生产而言,应该是公司优先发展品种之一。但多年水稻 种子生产实践告诉我们,水稻种子繁殖不能搞直播,而必须实行机械化插秧或 人工育秧栽插,国有农场人均耕地多,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面积人工育秧栽插 不可持续,因而水稻机械化插秧就成了水稻种子生产的唯一选择。插秧机具有 浅栽、宽行窄距、定苗定穴、高产稳产、有利种子去杂、保纯等特点,但机插 稻对各项配套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要求较强,为了确保机插稻各项配套技术操作 规范化,现提出水稻机插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供生产参考。

育秧

主要任务是采用秧盘湿润透气育秧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培育出既便于机 插,又利于实施高产栽培的壮秧,其标准是:苗高 龄

3.5-3.8 叶,苗挺叶绿,碳氮比值适中;茎基部粗扁有弹性;根部盘结牢 固,提起不散,盘根土厚度 2.0-2.5 厘米,厚薄一致,单株白根量 10 条以上; 百株地上部干重 2.0-2.5 克,每平方厘米成苗 1.5-3.0 株,无病虫害。

(一)、播前准备

本阶段重点是准备好合格的营养土和精做秧板及秧盘等事项。 1 、准备好营养土

① 营养土选择:最适合作营养土的一是菜园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田土; 三是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 土,以防苗床产生草荒和药害。

② 营养土培肥:采用稻田土做营养土最好进行培肥,可在秋耕、冻融的基 础上,于早春在取土田块上每亩施入畜粪或腐熟灰杂肥和 40 担(草木灰禁 用),以及尿素 10公斤,磷酸二胺 10公斤,氯化钾 5 公斤,施后掌握适期连 续机旋 2-3遍,深度以 10 厘米为宜。而后抢晴天进行堆制,并覆农膜遮雨,升 温腐熟,一般菜园土无需培肥,熟化旱作土可适量培肥。

12-17cm;秧龄15-20天;叶

1 / 14

③ 营养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细土含水量掌握在 15% 左右)进行过筛,使细土粒径不大于 5毫米,其中 2-4 毫米粒径达 60%以上。过 筛结束后集中堆闷,堆闷时细土含水量要适中,要求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 散,并用农膜覆盖,使土肥充分熟化,营养土在过筛时一般不宜拌肥,以防产 生肥害。

2、秧盘、种子农膜等其它相关材料准备

① 每亩大田备足秧盘 30 张左右,采用机械流水线播种的,每台流水线需 备足硬盘用于脱盘周转,采用室内出苗的要全部采用硬盘。

② 每亩大田备足合格种子粳稻 3-3.5 公斤(籼稻 1.5-2 公斤)。

③ 采用软盘育秧的,按每亩大田备 2 米宽的农膜和遮阳网 4.2 米,以及搭 拱棚竹片等相关辅助材料。

2、精做秧板 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做秧田,为了便于统一管 理,秧田最好以分场为单位集中连片。按照秧田比大田 1:100 留足秧田,在播 前 10 天上水耖平,开沟做板,秧板规格为:畦面宽 1.3 米,秧沟宽 0.25 米,深 0.15米,四周沟宽 0.3 米,深 0.25米,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播前要铲高补 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板面达到 “实、平、光、直 ”,切忌秧田高低落差 过大,板面凹凸不平。

(二)确定播期,选种,浸种,催芽

本阶段作业流程是:确定播期 --晒种---选种---药剂浸种 ---催芽。

1、根据安全齐穗期,确定播期,在安全齐穗期范围内,根据茬口、劳动 力、机械实力、合理分期播种,尽量早播早插。

2、种子浸种前要晒 1-2 个太阳,浸种时要先进行泥水选种,淘汰病瘪粒后 再进行药剂浸种, 16%咪鲜胺 .杀螟丹可湿性粉剂 15 克对水 6 公斤浸稻种 4 公 斤,浸泡 3 天左右,药液对人畜有毒,注意安全。

3、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再进行催芽,催芽的主要技术要点是 “快”(两天催好 芽)、 “齐”(发芽势达 80%以上)、 “匀”(芽长一致)、 “壮”(幼芽粒壮),催 芽时关键是控制好温度,破胸温度 35C、催芽温度28-30C,且要保持谷堆

2 / 14

内 外温度一致,要注意勤俭查温度,防止高温烧芽。

(三)播种、出苗

采用人工播种秧田塑料拱棚育秧出苗的,程序比较复杂,关键是提高播种 均匀度,严格控制好底土厚度,以及拱棚内温湿度。其作业流程为:放空盘 盘土--洇床土 ---播种---盖细土---封膜---盖遮阳网。

1、 放空盘时先将空盘润湿,分批铺放,防止阳光曝晒变形。

2、 装盘土时先装好一个底土厚度为 2厘米的标准土盘,再将标准土盘内底 土倒入选好的容器中测定其体积,然后用该容器定量量取等体积营养土放入辅 好的空盘中,营养土装结束后用木条刮平,使盘内营养土厚薄一致( 2厘米)。

3、 营养土装好后放水洇透床土,水位高度以能够洇透盘内营养土为准,不 宜大水直接漫过盘口淹没盘内营养土,防止因水流冲刷而破坏盘内营养土厚度 均匀度以及因营养土过度浸泡而板结。

4、 营养土湿润后,每畦按每盘 150-180克芽谷定量分次均匀播种,先初 播,后复播,再补播,做到不重不漏,到边到拐,确保每平方厘米有 2-4 粒 种。

5、 盖土厚度 3-5 毫米,以不见芽谷为准,盖土 10 分钟内不能转湿时要用 喷雾器补水,不可采用泼浇补水,以免破坏盖土层而露籽,补水时可亩用 40% 多菌灵 400-500毫升进行苗床消毒。

6、 盖土结束后要立即搭拱棚封膜盖网,进行控温保湿,遮阳网周边用木桩 绳索拉紧平盖在拱棚上方,以利晴天中午膜内降温,膜内温度应控制在 30- 35C,相对湿度在95%以上,保持高温高湿促齐苗。

(四)秧田苗期管理

1、揭膜炼苗,不完全叶抽出时,一般苗高 2厘米,大约 3-5 天,开始揭膜 炼苗,原则是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大雨雨后揭,小雨雨前揭。晴天揭膜 时要灌一次平沟水或喷洒补水,最好保留遮阳网 2-3 天,采用硬盘机械流水播 种室内出苗的,要保持好室内温湿度,齐苗后打开门窗炼苗 1-2 天后,直接移 盘于露天秧板进行育秧管理,移盘原则同拱棚揭膜原则相似。

--装

3 / 14

2、水浆管理:三叶期前,晴天平沟水,阴天半沟水,下雨放干水,三叶期 后要控制灌水,以土壤不发白,中午不卷叶为准,切忌长期灌深水,影响盘 根,栽前 3 天要断水炼苗,如遇雨要盖膜遮雨,防止秧苗失去弹性,增加机插 难度。盖膜遮雨时要保持两头通风,雨停要立即揭膜防止灼苗,到期做不到及 时移栽的秧苗要及早断水控苗。

3、肥料运筹:秧苗一叶一心期亩用尿素 7公斤兑水 500 公斤于傍晚浇施, 移栽前 3-4 天亩用尿素 4公斤+美洲星 100毫升对水 200公斤于傍晚泼浇。施肥 时浓度控制在 2%以内,切忌撒施或随意增大用肥量,以免产生肥害。

4、病虫草害防治:秧苗一叶一心期亩用 5%锐劲特 50-80 毫升+48%乐斯苯 20毫升对水 40 公斤喷雾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等害虫,移栽前送嫁药防治虫害用 药同一叶一心期,同时需再加入 20%三环唑 100克、 5%井冈霉素 500 克对水 40 公斤喷雾,兼治稻叶瘟和纹枯病。苗床一旦有纹枯病发生要立即用药,并做好 控水降湿工作,尤其超龄秧更要引起重视。除草可亩用 10%苄磺隆 20 克对水 40 公斤喷雾防治或人工拔除。

5、化学调控

① 秧苗 1 叶 1 心期至 2 叶期用 20%移栽灵( 20%稻恶乳油),每亩 80 毫升 (8 支)对水 40公斤喷雾,提高秧苗抗逆性,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② 生长过快到期又做不到及时移栽的秧苗,可在 2 叶期亩用 15%多效唑 50 克兑水 100 公斤均匀喷雾,控制徒长。

二、大田整地,机插秧

小麦收割后要及时整地。为了便于管理,机插秧田块最好成片布局,插秧 时插秧机最好统一管理调度,集中使用,逐块逐片整体推进,以利提高工作效 率和及时开展大田管理。

1、选择适宜的整地方法,前茬收割时应尽量降低留茬高度,提高桔杆粉碎 率,土质蔬松的田块,整地程序为:施入底肥 ---干旋 12-15 厘米---灌水泡田打仔 埂---墁平---沉淀;土质板结的田块程序为:施入底肥 ---翻耕 15-17厘米晒 2-3 天 后旱整 ---灌水泡田打仔埂 ---墁平---沉淀,田块高低落差较大时要多打仔埂减小落 差,使田块墁平后落差在 3厘米以内,最大不超过 5 厘米,墁平主要是把耕作 层整平,但不宜

4 / 14

整得过细,否则易形成糊田,沉淀期拉长,影响机插进度和质 量。

2、合理施好基肥

机插秧中小苗移栽,底肥施入要适量、足量,力求既能满足需要,又不产 生肥害,一般每亩用量为:磷酸二胺 10公斤,尿素 10 公斤。

3、把好栽插质量关

在适栽秧龄内尽量做到早栽,最长秧龄不超过 22 天,尽一切努力力争在夏 至前完成栽插任务。根据田块具体情况,确定插秧机合理进出路线,将栽插密 度调至最大( 1.8 万穴/亩),每穴株数,根据品种特性以及秧龄长短灵活掌握 调整,一般 3-4 苗/ 穴,坚持浅水栽插,深度以秧苗不漂不倒为原则,越浅越 好。运秧时,有条件的地方可随盘平放运往田头,亦可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 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 2-3 层为宜,切勿过多而加大底层压力,避 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以利机 插,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如遇烈日高温,运放过程中要有遮阳设施。

三、大田管理

机插秧水稻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满足了高产群体质量栽 培中宽行浅栽稀植要求。在大田生产中要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 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早发稳长,走 “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 ”的高 产栽培路子,肥水运筹要实行 “前促,中控,后保 ”,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

蘖的环境条件。同时控制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以确保大穗足穗,为夺取机 插水稻高产稳产打基础。

(一)活棵分蘖期

根据机插水稻秧龄短,个体小、生长柔弱的特点,在水层管理上,要坚持 浅水活棵、分蘖,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早生快发,形成 强大根系。在肥料运筹上要分次施用分蘖肥,同时坚持肥药混用,以达到追 肥,除草,治虫的三重效果。

1、水浆管理

5 / 14

搜索更多关于: 常规粳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的文档
常规粳稻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95v9g7jf1xep036fj71ujtp7zr5k019i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