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3:51: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L1 n1 2

激光S G 1 O L2 n2 MM2

2 图1 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示意图

由图1可知,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当光束垂直入射至M1、M2镜时,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2(n1L1?n2L2) (1)

式中,n1和n2分别是路程L1、L2上介质的折射率。 设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当

??K?, K?0, 1, 2, 3, ? (2)

时干涉相长,相应地在接收屏中心的总光强为极大。由式(1)知,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差不但与几何路程有关,还与路程上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当L1支路上介质折射率改变?n1时,因光程的相应改变而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变化数为N。由(1)式和(2)式可知

?n1?N? (3) 2L1例如:取??633.0nm和L1?100mm,若条纹变化N?10,则可以测得?n?0.0003。可见,测出接收屏上某一处干涉条纹的变化数N,就能测出光路中折射率的微小变化。

正常状态(t?15C,P?1.01325?10Pa)下,空气对在真空中波长为633.0nm的光的折射率

05n?1.00027652,它与真空折射率之差为(n?1)?2.765?10?4。用一般方法不易测出这个折射率差,而

用干涉法能很方便地测量,且准确度高。 实验装置

激光器

O 图2 测量空气折射率实验装置示意图 H T 气 L 室 M1 气压表

G MM2 打气球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用He-Ne激光作光源(He-Ne激光的真空波长为??633.0nm), 并附加小孔光栏H及扩束镜T。扩束镜T可以使激光束扩束。小孔光栏H是为调节光束

使之垂直入射在M1、M2镜上时用的。另外,为了测量空气折射率,在一支光路中加入一个玻璃气室,其长度为L。气压表用来测量气室内气压。在O处用毛玻璃作接收屏,在它上面可看到干涉条纹。

测量方法

调好光路后,先将气室抽成真空(气室内压强接近于零,折射率n?1),然后再向气室内缓慢充气,此时,在接收屏上看到条纹移动。当气室内压强由0变到大气压强p时,折射率由1变到n。若屏上某一点(通常观察屏的中心)条纹变化数为N,则由式(3)可知

n?1?N? (4) 2L但实际测量时,气室内压强难以抽到真空,因此利用(4)式对数据作近似处理所得结果的误差较大。应采用下面的方法才比较合理。

理论证明,在温度和湿度一定的条件下,当气压不太大时,气体折射率的变化量?n与气压的变化量?p成正比:

所以

将(3)式代入该式,可得

n?1?n??常数 p?pn?1??n?pp (5)

n?1?式(6)给出了气压为p时的空气折射率n。

N?p (6)

2L?p可见,只要测出气室内压强由p1变化到p2时的条纹变化数N,即可由式(6)计算压强为p时的空气折射率n,气室内压强不必从0开始。

例如,取p=760mmHg,改变气压?p的大小,测定条纹变化数目N,用(6)式就可以求出一个大气压下的空气折射率n的值。 实验步骤

1、 按实验装置示意图把仪器放好。打开激光光源。 2、 调节光路

光路调节的要求是:M1、M2两镜相互垂直;经过扩束和准直后的光束应垂直入射到M1、M2的中心部分。 (1) 粗调

H、T先不放入光路,调节激光管支架,目测使光束基本水平并且入射在M1、M2反射镜中心部分。若不能同时入射到M1、M2的中心,可稍微改变光束方向或光源位置。注意操作要小心,动作要轻慢,防止损坏仪器。

(2) 细调

①放入H,使激光束正好通过小孔H。然后,在光源和干涉仪之间沿光束移动小孔H。若移动后光束不再通过小孔而位于小孔上方或下方,说明光束未达到水平入射,应该缓慢调整激光管的仰俯倾角,最后使得移动小孔时光束总是正好通过小孔为止。此时,在小孔屏上可以看到由M1、M2反射回来的两列小光斑。

②用小纸片挡住M2镜,H屏上留下由M1镜反射回来的一列光斑,稍稍调节光束的方位,使该列光斑中最亮的一个正好进入小孔H(其余较暗的光斑与调节无关,可不管它)。此时,光束已垂直入射到M1镜上了。调节时应注意尽量使光束垂直入射在M1镜的中心部分。

③用小纸片挡住M1镜,看到由M2镜反射回来的光斑,调节M2镜后面的三个调节螺钉,使最亮的一个光斑正好进入小孔H。此时,光束已垂直入射到M2镜的中心部分了。记住此时光点在M2镜上的位置。

④放入扩束镜,并调节扩束镜的方位,使经过扩束后的光斑中心仍处于原来它在M2镜上的位置。

调节至此,通常即可在接收屏O上看到非定域干涉圆条纹。若仍未见条纹,则应按②、③、④步骤重新调节。

条纹出现后,进一步调节垂直和水平拉簧螺丝,使条纹变粗、变疏,以便于测量。 3、 测量

测量时,利用打气球向气室内打气,读出气压表指示值p1,然后再缓慢放气,相应地看到有条纹“吐出”或“吞进”(即前面所说条纹变化)。当“吐出”或“吞进”N=60个条纹时,记录气压表读数p2值。然后重复前面的步骤,共取6组数据,求出移过N=60个条纹所对应的气室内压强的变化值p2?p1的6次平均值.?p。

4、 计算空气的折射率

气压为p时的空气的折射率为

n?1?我们要求测量p为1个大气压强时空气的折射率。

N?p

2L?p八、全息照相

1、全息照相与普通照相不同,它可以不用透镜或其他成像装置,而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和再现物光波;普通照相只是记录光的强度(振幅),而全息照相是把物体发出全部光信息,即振幅和相位都记录下来,人们就可以看清物体的颜色、明暗、位置、形状和远近等。

2、要求物光和参考光的光程差尽量小,以保证它们具有良好的相干性,从而获得良好成像效果。实验中,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来确定大致相等的光程。

3、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调整与检验,以其实现合时的光强之比。如用实验室提供的硬纸板遮挡住一路光,观察另一路光在白板上的光亮度情况,反复比较,调整扩束境的相对位置来实现。

九、光电效应

1实验时为什么不能将滤色片罩在光源的出光孔上?

答:如果滤色片不在入光孔处,会使得其它频率的光进入入光孔,无法实现单一频率光照射阴极金属板。 2从截止电压Ua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曲线中,你能确定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么?

答:根据h??eUa?A,测出不同频率?的入射光所对应的截止电压Ua,由此可做Ua-?图线,由截距-A/e可求得逸出功A。

3如果某种材料的逸出功为2.0eV,用它做阴极时能探测的波长红限时多少?

答:?0?A/h=2.0eV/4.13566743×10?15 eV·s=4.836×1014HZ

十、声速测量:

1) 因为换能器只有在共振状态下,它发出的信号才最强,也才有可能被接收器所接受,否则接收器是无

法接受到信号,也无法进行测量。

调节方法是将两个换能器平面平行放置好,两者之间相距1CM左右,连接好线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实验中所用换能器频率大概在33K~38KHZ 之间,所以可以从33KHZ的频率开始上调频率,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大小,当幅度越来越大,并且达到最大值时,该频率即为谐振频率。 2) 当空气温度变化时,声音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有变化。

3) 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换能器S1 的 S2的表面互相平行,两者平行时,测量的误差最小。如果两

者不平行,两者间的驻波随着距离的增大会减小,引起测量误差。

十一、用电位差计校准毫安表

1如何确定负载电阻的阻值范围,为什么?

答:用滑线变阻器组成的分压电路中,负载电阻为滑线变阻器阻值2倍以上时,均匀调节滑片可以使得输出电压均匀线性变化。本实验要求电流表电流可调,滑动变阻器阻值为RP=550?,RS=100?,所以RL?2*RP- RS=1000?

2分析试验中引起校准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采用何种措施使误差减小? 答:系统误差:电表的不确定性(包括标准电池,电位差计,电阻箱等),导线电阻引起的电流减小的误差等。

随机误差:电源的波动,估读数据数据的读数误差,做修正曲线时描点等误差。

措施:1电位差计在测量的过程中,其工作条件会发生改变,为保证电流保持规定的数值,每次测量都必须经过校准和测量两个基本步骤,两个基本步骤的间隔时间不能过长,而且每次要达到补偿都要细致的调节。2 电流表读数时要使目光正视指针,不能斜视。

3能否用UJ360电位差计校准0-3V的电压表,提出你的设计线路并拟定实验方案。 (共3分) EK答:实验电路图如图:

电压表和电位差计都是测量电位的仪器,只要两者并联去测量同一个电压即可进行校准。只是一般的电位计的量程较

R小,不能与量程较大的电压表同时去测一较大的电压,为此我们可以将一分压箱与电压表并联,只要用电位差计测得分压箱上一定比例的电压,再乘上所使用的分压箱的倍率,即可得到

V电压表两端的实际电压,同样,调节滑线变阻器,读出电压表

R1R2量程范围内均匀分布的8~10个电压值,即可作出电压表的校准曲线。

电位差计

校准电压表电路次数 V的示数V 上行U1 下行U2 真值U 偏差ΔU 1 0.3 2 0.6 3 0.9 4 1.2 5 1.5 6 1.8 7 2.1 8 2.4 9 2.7 10 3.0

表中数据电压单位均为V.

U1为上行测量时电位差计的读数,U2为下行测量时电位差计的读数

真值U为电压表两端的实际电位差测量值的平均,U?

1?2?U1?2?U2??U1?U2 2十二、落球法测量液体的黏度

1、 测量蓖麻油的黏度时,测量起点是否可以选择液面,为什么? 不可以,小球刚进入液面时没有达到受力平衡,不是匀速运动。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 的文档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lf69ezon0a0pk1tz2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