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 - 编制方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6:43: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 60 61 q1/Q1+q2/Q2+qn/Qn + ……≥ 1 qn——某种物质的实际存放量。 Qn——某种物质的临界存放量。 2、生产工艺和条件分析

生产工艺和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加剧。例如,水仅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危险,然而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水的沸点,那么水的存在就具有蒸汽爆炸的危险。因此,在危险辨识时,仅考虑参考材料性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考虑生产条件。分析生产条件和工艺可使有些危险材料免于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例如,某材料的闪点高于400℃,而生产是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的,那就可排除这种材料引发重大火灾的可能性。当然,在危险辨识时,尤其要注意下述石化、化工工艺或设备的危险性: (1)生产或加工有机或无机化学品,特别是用于此目的的设备,如:

a、烷基化;b、氨解产生的胺化、氨基化;c、羰基化;d、冷凝、缩合、凝聚;e、脱氢;f、脂化;g、卤化和卤素制造;

h、氢化、加氢;i、水解; j、氧化;k、聚合;l、磺化;m、脱硫和含硫复合物的制造;n、硝化和氮复合物的制造;

o、磷的化合物的制造;p、农药的制药等。

(2)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加工或用于特别目的的设备,如: a、蒸馏;b、萃取;c、溶剂化,媒合;d、混合;e、干燥等。 (3)石油或石油产品的蒸馏、精练或加工的设备。

(4)焚化或化学分解全部或部分处理固体或液体物质的设备。 (5)生产或加工能源气体的设备。 (6)煤或煤的干馏设备。

(7)金属或非金属生产设备(用湿法过程或用电能)。

(8)危险物质的储存设备。

此外,还可参考原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规定》,对有关危险品的工艺条件和场所进行辨识。 3、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相互作用矩阵是一种结构性的危险辨识方法,是辨识各种因素(包括材料、生产条件、能量源等)之间相互影响或反应的简便工具。实际使用时,这种方法通常限制为两个因素,做成二维矩阵,分析时也可加入第三个因素,做成三维矩阵,如果多种因素作用很重要,且有能力详细分析,则可建立n维矩阵来分析。

相互作用矩阵是对称性的,所以只需完成一半(图中无阴影部分)。因为化合物A与B的作用和B与A的作用是相同的。

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的因素不仅包括危险物质本身,还包括以下因素:

(1)生产条件,如温度、压力、静电等;(2)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粉尘等; (3)结构材料,如碳钢、不锈钢、石棉填料等;(4)常用污染物,如空气、水、锈盐、润滑剂等;

(5)生产设备或区域中处理其他材料产生的污染;(6)长期和短期作业对健康的影响;

(7)库存、排放或废物处理的规定限值。

在构造相互作用矩阵时需分析生产条件。为了分析正常和非正常的生产情况,需要构造几个相互作用矩阵。构造相互矩阵后,就应检查矩阵中每个相互作用的潜在事故后果,如不了解某个相互作用的事故后果,则需进一步实验研究。已知的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可在矩阵中适当的位置注明(有时一个相互作用可能产生几种类型事故)。将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结果与需要辨识的潜在事故进行比较,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价。下面是一个用相互作用矩阵分析的实例:

(“×”表示存在与物质或工艺条件不相容;“?”表示相容性未知)

化学物质 催化剂 碱 氯 乙烯 催化剂 碱 氯 乙烯 氢 HCL 天然气 丙稀 氧 VCM 水 × × ? 氢 HCL 天然气 丙稀 氧 VCM 水 高压 高温 污染物 环境(管理影响) ? × × × × × ? × ? × × ? × × × × ×3 ×4 ×1.5 ×1 × × × × × × ×2 × × × × × VCM工艺过程化学物料的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

1——放出稀释热;2——高温、有氯存在碳钢被腐蚀;3——高压下乙烯分解; 4——焦耳汤姆逊作用;5——干的HCL无腐蚀作用,但在有水存在下则有腐蚀作用。 4、利用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

许多安全评价和分析方法既可评价风险,也可以识别风险。如:安全检查表、如果——怎么办/检查表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提供一个需要回答问题的清单,对于特定的企业或公司,检查表可通用,并保证分析的一致性。只要分析人员充分使用,安全检查表可成为危险辨识非常有用的工具。

如果——怎么办和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允许分析人员更具创造性地利用其经验。每一种方法探索问题的方式不同,但都要求分析小组提出和回答一系列问题,从而揭示可能产生的、不期望的后果。因此,更有可能发现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5、利用经验

除了以上的方法以外,还可以利用企业自己的经验来完善危险辨识工作。如果企业的经验已文件化,也可以像其他资料一样用于危险辨识。但是危险辨识不能仅仅基于企业的经验,因为企业的经验来源于已经发生的事故。事实上确实存在着某方面没有发生事故,而有危险的情况。因此企业的经验只能作为其他方法的补充。

6、危险辨识的结果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况的材料或生产条件,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结果确定适当的范围和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

序号 结果 1 2 3 4 可燃材料清单 毒物材料和副产品清单 危险反应清单 化学品及释放到环境中可检测量的清单 序号 结果 5 6 系统危险清单 污染物和导致失控反应的生产条件清单 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清单 7 (六)危险评价及评价方法的选用

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此作为预案编制的依据。

危险程度不仅与固有的危险因素有关,发生事故的概率还与事故防范能力、事故抵消因子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在危险性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如:同样两个危险源,其中一个具备严密的防护措施,而另一个只有一般的防护措施。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大,所以,危险源辨识后还应对危险性进行评价,用以确定真正能够发生事故的概率及后果的严重度,而不仅仅考虑危险源的固有危险性。各种评价方法正是针对以上因素,有不同侧重,适用于不同场所的危险源评价。 目前,用于生产过程或设施的危险评价方法有十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和半定量评价方法等几大类。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不同的评价对象,应根据评价对象的规模、复杂程度、工艺类型(行业类别)、工艺过程、原材料和产品、作业条件等情况,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系统的规模、复杂程度选择评价方法

随着评价对象规模、复杂程度的增大,有些评价方法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费用相应地增加,甚至超过容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选用简捷的方法进行筛选,然后确定需要评价的详细程度,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规模小或复杂程度低的对象,如机械工厂的清洗间、喷漆室、小型油库虽然属于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但可采用日本劳动省劳动基准局定量评价法(日本六阶段法的一部分)、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等较简捷的评价方法。 2、根据评价对象的工艺类型和工艺特征选择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大多适用于某些工艺过程和评价对象,如道化学、蒙德、国内化工部的评价方法等适用于化工类工艺过程的安全评价。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适用于机械、电气系统的安全评价。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 - 编制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y080pcge4mg6283wc6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