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B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2:11: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物质世界充满着变化.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品解冻 B . 拉面条 C . 鲜奶变酸 D . 苹果削皮

2. (2分)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 . “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 . “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3. (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B . 氢氧化钙可用作建筑材料 C . 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第 1 页 共 13 页

D . 浓硫酸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4. (2分)下列仪器,可用于加热,但却不能直接加热的是( ) A . 试管 B . 燃烧匙 C . 烧杯 D . 蒸发皿

5. (2分)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 . 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

6. (2分)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A . NH4HC03 B . K2C03 C . CO(NH2)2 D . Ca(H2P04)2

7. (2分)(2016?南岗区模拟)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 焦炭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3CO+Fe2O3═4Fe+3CO2↑ B . 干粉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C .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硫酸铜溶液 Fe+CuSO4═FeSO4+Cu

第 2 页 共 13 页

D . 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8. (2分)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 ①②③④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②③④ D . 只有①

9. (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① ② ③ ④ 物质 NaCl固体 CO2 FeSO4溶液 NaOH溶液 A . ①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③④

10. (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杂质 泥沙 H2O CuSO4 Na2CO3 除去杂质的方法 溶解、过滤、蒸发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过滤 第 3 页 共 13 页

A .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3分)

11. (8分)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实验时瓶底加水的原因是________。

(2)现代新型礼炮使用环保气弹,实现了有害气体零排放。某种环保气弹用乙醇作为燃料,通过氧气瓶输入氧气,使乙醇在炮筒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乙醇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氧气________性质。氧气瓶中的氧气来自于工业制备,工业上制备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________变化。

12. (6分)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 A . 金刚石 B . 不锈钢 C . 生铁

(2)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 (3)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________.

第 4 页 共 13 页

(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5)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

13. (6分)工业盐酸中常混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FeCl3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工业盐酸100g,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请计算:

(1)与FeCl3反应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 g. (2)该工业盐酸中FeCl3的质量分数.

14. (6分)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精气味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反应表示为:2 CH3OH+nO2=mCO2+pH2O(其中n、m、p表示化学计量数),若反应生成3.6g水。试计算:

(1)m值是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请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15. (7分)将3克生铁样品加入到盛有50g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52.9g.试计算:

(1)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 (2)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 克.

(3)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温馨提示:Fe+H2SO4═FeSO4+H2↑)

第 5 页 共 13 页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6分)

16. (6分)用下列给定的药品、用品:氯酸钾、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棉花、火柴及下列仪器,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的某些性质

(1)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取氧气时,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 补充仪器后,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如下,请你将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补充完整,并画出液体药品的位置________。

图中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密度________;

(3)在制取二氧化碳时,若反应剧烈,会发现漏斗内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有时上下跳动,站在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因为气体增多,排出不通畅,锥形瓶内________外界________造成的。

17. (10分)镁是20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年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通讯电子和国防工业等。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镁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有关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探究

兴趣小组同学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知道金属镁能与O2、稀盐酸和CuSO4溶液反应,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以下实验用镁条、镁条均已除去氧化膜)。

(1)兴趣小组同学把镁粉轻轻洒在酒精灯的火焰上,观察到火焰上跳动闪烁着点点银色火花,如绽放

第 6 页 共 13 页

的美丽烟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镁与稀盐酸的反应,除观察到预期现象外,还观察到有灰白色沉淀生成的“异常”现象。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1】向4份相同体积与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一定长度的某种镁带,现象如下:

【实验结论1】据表分析,________是实验出现“异常”的因素之一。

(3)【实验2】向4份相同体积与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一定长度的某种镁带,现象如下:

【实验结论2】对比实验1和实验2,________是实验出现“异常”的因素之一。

(4)兴趣小组同学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镁条,加入一定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且有黑色物质生成。同学们对此实验的现象感到意外和困惑,于是查阅到了相关资料:

资料1:硫酸铜溶液在配制时加入了少量稀硫酸; 资料2:当金属粉末颗粒很小时,容易成为黑色; 资料3:生成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Cu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镁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可能为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同学们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请在下表中补全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将黑色物质过滤、晾干后,分成两份 实验现象 / 结论 / 第 7 页 共 13 页

将其中一份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向其中通入CO后,加热,________ 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黑色粉末中 含有CuO 黑色粉末中 含有Cu 将另一份置于坩埚中,称其质量为m1 , 在空气中加热m1________m2(填“>”、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其质量为m2 “<”或“=”) 通过以上探究,兴趣小组同学确定了黑色物质为Cu和CuO两种。 (5)(二)有关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组成的探究

【发现问题】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久置的镁条总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

①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镁晶体,化学式为:xMgCO3?yMg(OH)2?zH2O; ②Mg(OH)2: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③MgCO3: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受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④相同条件下,Mg(OH)2受热分解的温度比MgCO3分解的温度更低。

【组成测定】为精确测量碱式碳酸镁晶体的组成,兴趣小组同学取4.66g该晶体用热重分析仪对进行加热,使得各成份在不同温度下逐个分解(加热首先失去结晶水),测定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第 8 页 共 13 页

②t4~t5段中,固体为________(写化学式)。 ③t5~t6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根据图中数据计算xMgCO3?yMg(OH)2?zH2O中x:y:z =________(填最简比)。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3分)

11-1、

第 10 页 共 13 页

11-2、

12-1、

12-2、

12-3、

12-4、

12-5、

13-1、13-2

14-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4-2、

15-1、

15-2、

15-3、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6分)

16-1、

16-2、

16-3、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1、

17-2、

17-3、

17-4、

17-5、

第 13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B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mkn00ddj62i4cx3q5al1oirv327pb00ph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