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国际金融学》作业(必做)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在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货币价值。
2、自主性交易:
指个人或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追求市场、旅游、汇款资助亲友等)而主动进行的交易。
3、蒙代尔分配法则:
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趋于不平衡状态时,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
4、特别提款权:
又称“纸黄金”,是由IMF按成员国基金份额无偿分配的一种账面资产,可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支付国际收支逆差和归还基金组织贷款的资产。
5、IMF 储备头寸:
亦称普通提款权,它是指会员国在IMF 的普通账户中可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6、直接标价法:
又称应付标价法,系指以固定数额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目前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法,只有英镑、美元等少数例外。
1 / 16
7、铸币平价:
以两种金属铸币的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8、外汇:
是指一国拥有的可兑换外币或以可兑换外币计价的并被各国普遍接受、可用于国际债权债务清算的一切资产。
9、货币替代:
指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因对本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地用本币兑换外汇,从而使外汇在价值贮藏、交易媒介、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的一种现象。
10、即期外汇交易:
也称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11、远期外汇交易:
指外汇买卖双方事先签订外汇买卖合约,当时并不实际进行支付,而是到了规定的交割日,才按合约规定的币种、数量、汇率办理货币交割的外汇交易方式。
12、外汇掉期:
指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时远期外汇,两笔外汇买卖货币数额相同,买卖方向相反,交割日不同。
13、汇率目标区制度:
是一种有管理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一国允许其汇率在一个特定的区间内进行波动,一旦汇率的波动超出这个区间,货币当局就要进行干预。
14、货币局制度:
2 / 16
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交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15、外汇管理:
也可称为外汇管制,指一个国家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形式授权有关管理机构运用各类手段对境内的外汇收付、交易、借贷、转移以及汇价等实施管理的过程。
16、xx债券:
是指在某货币发行国境外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17、xx债券:
是指外国在某货币发行国境内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18、特里芬两难:
特里芬两难是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首先提出来的,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美元既是一国的货币,又是世界的货币。作为一国的货币,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的供应又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由于规定了双挂钩制度,由于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
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被称为特里芬两难。
19、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国际货币体系则既包括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国际货币关系的法令条例、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等,也包括不具法律约束力的相关传统习惯和约定俗成。
3 /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