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20:31: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

一、考前物理知识点提醒 1、因果关系问题

(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2)质量与密度和体积有关 (3)重力与质量有关(4)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5)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6)灯泡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注意:回答一些物理量之间是否成正比、反比的结论时,一定要弄清楚因果关系。 2、估算题

(1)人身体数据:

质量——50kg 重力——500N

身高——160cm—180cm 手长——20cm 胳膊长——60cm 脚长——30cm左右

一只脚印面积——200cm2 一步长——60cm——80cm

人对地面压强(双脚)——10000Pa 1min心脏跳动次数——70次 步行速度——1m/s 自行车速度——5m/s (火车速度——200km/h) (2)房屋:

一层楼高——3m 教室面积——60m2

教室中空气质量——250kg左右 人登楼功率——100W(正常)、300W(快速) (3)钱币:

100元人民币长、宽——15cm、8cm 一元硬币质量、直径、厚度——6g、2.5cm、2mm (4)学习用品:

课桌长、宽、高——60cm、50cm 、80cm 物理课本质量——200-300g 物理课本长、宽——26cm、18cm 水性笔长度——15cm (5)家电功率:

空调等电热器——1000W 洗衣机、电吹风机 、电熨斗——500W 电视机、电脑——200W 电冰箱、电扇——100W 3、错字

(1)振动——震动 (2)熔化——融化、溶化 (3)汽化——气化 (4)摩擦——磨擦 (5)竖直——坚直 (6)做功——作功

(7)重力势能——动力势能 (8)匀速直线——均速直线 (9)粗糙程度——粗糙成度、粗糙层度 (10)如果题后有提示选填“增大”“减小”、不要填“变大”“变小” 4、概念理解

(1)压力不是重力——在摩擦力和压强实验中,经常通过改变重力或质量来改变压力,注意不要回答摩擦力与重力或质量有关

(2)浮力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与深度无关,气球和气泡除外) (3)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叙述中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 (5)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6)物体温度升高50℃——升高到50℃的区别 (7)液化:由气态变为液态 (“白气”)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9)热量:物体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叙述中不能说:具有、含有、增加、减少、多、少) (10)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

(11)超导体——电阻消失。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如:导线、电动机、电磁铁等 (12)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只随之状态变化,与其他因素无关。 5、作图

(1)光学作图:法线用虚线,注意垂直符号,光线要画箭头,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 (2)力的示意图:找准作用点,力的大小用线段长度表示,标注力的符号和值 (3)力臂作图:力臂用实线,注意垂直符号,大括号及力和力臂字母符号 (4)螺线管作图:注意安培定则(右手),小磁针的N、S极要明确标注,不要只涂黑 (5)电路作图:实物和电路要保持对应,注意量程和接线柱,一定要描电路图的结点 注意:作图题一定要认真审题,不要盲目凭借感觉做题,往往一道题你会觉得很熟悉,但其实问题已经变了。 6、实验探究

(1)平面镜实验要求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且镜面要和桌面垂直,蜡烛要和像重合 (2)凸透镜实验中要记得调整三个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3)测量小灯泡电阻和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的相近之处很多,注意结论。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和滑轮重有关,实验中注意要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端。 (5)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有关,实验中注意要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 (6)杠杆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端调节。 7、器材读数:

(1)温度计:视线要和液柱上表面相平 (2)量筒:视线要和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天平:观察游码左边缘对准的数据

(4)刻度尺:视线与尺面垂直,读数要有估计值 8、控制变量的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实验名称 探究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焦耳定律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杠杆平衡条件 压力作用效果(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机械效率 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电压、电阻 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电流、线圈匝数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压力、受力面积 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注意不是高度) 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有用功、总功(注意滑轮组和斜面机械效率) 质量、速度 质量、高度 变量 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 注意:所有的实验在回答结论时,一定要仔细想想是否有变量需要控制 9、计算题

(1)电动机,不转动、正常转动、突然被卡住 (2)简单机械,杠杆、浮力、滑轮 (3)铭牌计算类,热量公式、电能公式

2

中考物理易错点汇总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 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 字母。

19.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20.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 cm2 = 10-4m2

21.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2.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3.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ρg v计算。

24.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5.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6.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7. 机械能守恒时,若动能最大,则势能最小,反之也一样。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3

28.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9.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30.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 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1. 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2. 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 做冷却剂)。

34.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35.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6. 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7. 当前人们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变(核反应堆)。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核聚变。 38. 音调一般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有关,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响度一般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和用力的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是用为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来描述声音的响度) 39.回声测距要注意除以2

40. 光线要注意加箭头,要注意实线与虚线的区别:实像,光线是实线;法线、虚像、光线的延长线是虚线。 41.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42.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3.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44.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45.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6.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 液化:雾、露、雨、白气。 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8.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9.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51. 六种物态变化:

52.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53. 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4.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5.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6.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 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4

57.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8.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9.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0. 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61. 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62. 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 6J换算。

63.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

64. 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5. 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

66.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 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话。

67. 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68. 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69. 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物理公式复习

s

速度公式: v=t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s?vt 求时间——t=s 公式变形:求路程——

vm

密度公式:ρ=V

物理量 单位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ρ——密度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物理量 单位 kg/m3 g/cm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浮力公式: F浮=G – F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F浮——浮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物理量 单位 5

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提醒及答题注意事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mmw153qm11xu1x81dzc4m0xd0pwbf00nj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