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6梦圆飞天
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魅力之城分校 审核:实验片区五年级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则通讯报道。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橘、澎、湃”,学会生字“乳、执、划、控、侨”,理解“直指苍穹”等词的意思。
2.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激动人心的场面,感悟飞船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飞天梦圆对中国人的重大意义,激发对航天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航天事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 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3.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体会“送行”部分的激动人心。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
rǔ bái zhí xíng k?ng zhì qiáo bāo ( ) ( ) ( ) ( ) lǐn lia liáo liàng zhù lì cāng qi?ng ( ) ( ) ( ) ( )
2.请选择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并用“ ”画出。
载人(zài zái) 澎湃(bài pài) 今朝(zhāo cháo) 身着(zhu? zháo) 心弦(xián xuán) 兴奋(xīng xìng) 震颤(zhang zhan) 伫立(zhù chù) 3.读准词语,再抄一抄、记一记。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1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案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烈焰升腾 朝夕相处 大漠震颤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清晰可辨 4.读一读课文,你一定会对飞天知识知感兴趣的,试着填一填。
(1)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 ,它把航天员 送入太空,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 (2)“神五”飞船绕地球一周所需的平均时间是 ,飞行员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到地球,实现与家人对话 。
二、课堂助学
1.谈话导入
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6 梦圆飞天,这里的“圆”的意思就是“圆满”的意思。“梦圆”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或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预习反馈 3.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梦圆飞天”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你能用两个字的词概括一下吗?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神舟5号飞船发射经历了哪些过程?
送行(第1—5节)—发射(6-15节)—问候(16-19节)—梦圆(20节) 4.合作探究
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习步骤:
1、认真默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表现送行场面热烈的词句。 2、读一读所画的词句,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再读一读,试着把当时热烈的场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让我们一起走进2003年10月15日这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说说你从送行的场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a、指导学生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和庄重。尽管天气寒冷,但人们大清早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 b、人多壮观。
交流发言,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指导朗读。你能想象一下这热烈的场面吗?读着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3)此时杨利伟叔叔又有什么表现呢?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杨利伟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2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案
a、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
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理解“肃然”和“伫立”的意思。你从他的神情中读出来什么?
b、“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预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你从他平静的眼神中,读出来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当堂训练 1.形近字组词。
冽( ) 穹( ) 浩( ) 轿( ) 列( ) 穿( ) 皓( ) 桥( ) 戈( ) 舷( ) 镶( ) 辩( ) 弋( ) 弦( ) 嚷( ) 辨(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载:A、年 B、记载 C、装载 D、充满 E、又,且
载誉归来( ) 怨声载道( ) 三年五载( ) 载歌载舞( ) 千载难逢( ) 载人飞船( ) (2)缘:A、边 B、缘故 C、因为,为了 D、缘分 E、沿着,顺着。 无缘无故( ) 缘木求鱼( ) 边缘( ) 不解之缘( ) 缘何到此( )
四、巩固练习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1)短文的第一句是 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 。请你再写出几个与“寒风凛冽”意思相近的词语 、 。
(2)“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3)“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 。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3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片区五年级语文教案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发射”“问候”“梦圆”等激动人心的场面,感悟飞船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2.理解飞天梦圆对中国人的重大意义,激发对航天英雄的崇敬之情和对航天事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温故预习
1.身穿rǔ bái ( )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奉命 zhí xíng (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出发!”总zhǐ huī ( )一声令下,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dì d?ng shān yáo ( )般的轰鸣声中t?ng kōng ?r qǐ ( ),直指苍穹。 2.用四字词语说一说“发射”时的场面。(不少于3个)
发射场面: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描述了哪些激动人心的画面呢?(师相机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2.合作探究
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除“送行”场面外还有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步骤:
1、认真默读课文(6—15)自然段,画出令你印象深刻的词句。 2、读一读所画的词句,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再读一读,试着把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1)感受发射成功场面
a、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b、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人们如此紧张。
“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可以说说,神舟飞船升空的刹那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2)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