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8:18: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4.【答案】③

【解析】解:①本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有关内容的了解程度,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②本市初中生对全国中小生“安全教育日”2019年主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了解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③选出本校跳高成绩最好的学生参加全区比赛,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④本市初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故答案为:③.

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5.【答案】20 120

【解析】解: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 依题意,得3??+3??=100.

因为x、y都是正整数,

所以??=20,??=120符合题意. 或??=25,??=75也符合题意. 故答案是:20;120(答案不唯一).

设大和尚有x人,小和尚有y人,根据“大、小和尚分一百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列出方程,求得正整数根即可.

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等式,找出对应量,列方程解答即可.

16.【答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解析】解:假设∠??????≠∠????′??,过点O作直线??′??′,使∠??????′=∠????′??,依据基本事实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这样过点O就有两条直线AB,??′??′都平行于直线CD,这与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矛盾,说明∠??????≠∠????′??的假设是不对的,于是有∠??????=∠????′??.

故答案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直接利用反证法的基本步骤以及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正确掌握反证法的基本步骤是解题关键. 3??+4??=2①

,

2?????=5②

由②得,??=2???5③,

③代入①得,3??+4(2???5)=2, 解得??=2,

把??=2代入③得,??=2×2?5=?1,

1

17.【答案】解:{

??=2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1

第13页,共19页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较小时可用代入法,当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用加减消元法较简单. 把第二个方程整理得到??=2???5,然后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

18.【答案】解:原式=9?3?2+2?√3

=6?√3.

【解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 19.【答案】解:去括号得4???2?5??+1≥1, 移项得4???5??≥1+2?1, 合并得???≥2,

系数化为1得??≤?2. 用数轴表示为:

【解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得到???≥2,然后系数化为1即可,再用数轴表示解集.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操作方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相同,都有如下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化系数为1.也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0.【答案】解:{??+1

3

5???1≤3(??+1)①

?2??<1②

∵由①,得??≤2, 由②,得 ??>?5,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5

∴原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为0,1,2.

【解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求出答案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

21.【答案】垂直定义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解析】证明:∵????⊥????,????⊥????, ∴∠??????=90°,∠??????=90°.(垂直定义)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 ∴∠2=∠3.

∴????平分∠??????.

故答案为:垂直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

第14页,共19页

2

2

等.

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答案】36 108

【解析】解:(1)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72°,AC是∠??????的平分线, ∴∠??????=36°,

∵△??????平移到△??????, ∴????//????,????∠//????,

∴∠??????=∠??????=36°,∠??????=∠??????=72°, ∴∠??????=108°. 故答案为:36,108.

(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2)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而分别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应用平移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3.【答案】(1,0) 4.5 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解析】解:(1)如图所示:点C的坐标为:(1,0); 故答案为:(1,0);

(2)△??????的面积为:3×4?2×1×4?2×1×2?

12

1

1

×3×3=4.5;

故答案为:4.5;

(3)答案不唯一,如: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故答案为: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1)直接利用已知点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 (3)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规律.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24.【答案】抽样调查 19 上网时间 生活水平提高了

【解析】解:(1)2018年采用的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2)??=100?38?4?8?3?14?11?2=19, 故答案为19.

(3)①十年间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的变化统计表.

第15页,共19页

②上网时间.

理由:生活水平提高了(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上网时间,生活水平提高了. (1)根据抽样调查的定义即可判断.

(2)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百分比和为1,计算即可. (3)①利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即可. ②利用表格中的数据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频数分布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5.【答案】45°?2??

【解析】(1)如图:

1

(2)①∵∠??=90°,

∴∠??????=90°?∠??=90°???, ∵????平分∠??????,

∴∠??????=∠??????=(90°???)=45°???,

2

2

2

1

1

1

故答案为45°?2??;

②∠??????=2∠??????, 证明:∵????//????, ∴∠??????=∠??????. ∠??????=∠??????. ∵????平分∠??????, ∴∠??????=2∠??????. ∴∠??????=2∠??????.

(1)过D画????⊥????,????//????即可;

(2)①根据余角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②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2∠??????,再根据????//????可得∠??????=∠??????,∠??????=∠??????,可得∠??????=2∠??????.

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

第16页,共19页

1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mqv00qpkm667gj1yjqg01k8300x4z01cn8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