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考地理区域图识读的技巧
摘要:分析了地理区域图在高考中占有的地位,地理区域图考查的内容,常见的表现形式,区域地图识别的技巧。 关键词:浅析;地理区域图;地位;表现形式;识别技巧 高考对地理区域地图,特别是中国区域图的考试,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地理区域图也可以说是高考命题永恒的主题。具有兼容性大和覆盖面广的基本特点,通过区域图的识别和分析可考查学生观察、描述、判断、分析、比较等综合能力,而地理区域识别是当前考生面临入图解题的第一道门槛,如何越过这道门槛,可以说是高考考试成败关键的一环。 一、地理区域图考查什么内容
一个区域内的地理事物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就是位置范围、自然、人文各个要素以及时空变化的主影响,其中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植被、土壤和矿产等。要考查一个区域必然是着重倾向于本区域内最具一般性的和最具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一般性的地理事物在本区域内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特征,或是该区域的地带性的反映,能体现地带性规律,而特殊性的地理事物是本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个性特征,或是非地带性的反映。在高考复习中注意区域地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就避免了复习的杂乱无章和事无巨细,从而可节约宝贵的时间。
二、常见区域考查的表现形式
地理区域图是考查区域内地理事物的载体,区域图的多种表现形式丰富了区域考查的内容,在考试中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实际区域图
所谓实际区域图,就是在考试中给一幅具体的实际的区域地图,然后根据要求作答,这种区域图在考试中极为多见,这种图的入门主要是根据海陆位置、经纬位置、区域轮廓、特殊注记等入门分析。例如,(2011年新课标)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略) 2.等高线区域图
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判断区域地理特征的一种高考命题方式。 例如,(2010年新课标)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略)
3.自然带式区域图
这种类型的区域图是以自然带为基础,辅助以气候特征或其他一些区域特点为载体来表现某一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设问,解答这类题是要根据自然带的类型和随高度变化规律,再依据题目所给的其他辅助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可以根据对基带的自然带分析所示区域进行空间定位。 4.剖面图示区域图
此类区域图以地形剖面图为载体,辅助以经纬度或海拔高度,表现某一区域的地势起伏特征,这类图需从经纬位置和海拔高度入
手,具体分析图示特征,方可进行解答。
此外,还有景观图等。总之,考试中区域图的表现方法可谓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一方面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试图能力,另一方面,是要考查学生对该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的掌握情况。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读识图方法,是进行区域分析的“敲门砖”。 三、区域识别的基本方法
区域识别的基础是区域的位置和特征,位置主要包含经纬位置和海陆位置,区域特征主要包含区域内的自然、人文要素特点,区域识别的最简便方法就是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空间定位的基本要求就是知道区域位置关系,也就是明确它在什么地方。 1.强化地图基础知识
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牢固树立地图的基础知识,从而为考试打下强硬的基础。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考试中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在复习时最好能结合地球仪和地图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点。
(1)明确经纬线的基本含义和地图上的方向变化,认识极点和赤道的空间位置特点。
(2)了解不同区域经纬线(网)形状。例如:(下表表示高、中、低纬地区)经纬线(网)形状特点和方向变化 (3)把握经纬度的划分及空间分布规律。
例如,赤道两侧的纬度变化规律,特别是180°和0°经线两侧的经度递变特点,可结合地球仪作对比记忆理解。
(4)强记一些重要经纬线穿越的海陆位置。
例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0°)、180°经线、20°w、160°e、120°e、90°e、120°w、40°n。在空间定位时,有了这十三条重要经纬线,就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统一的经纬网,从而为区域空间定位夯实基础。
(5)对地图的特殊语言——重要图例、注记等给以高度重视。 例如,重要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洲界、国界、省区界以及其他自然、人文地理界线等。 2.空间定位的基本要求
(1)熟悉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及重要的大的地形区、气候区。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基本的世界经纬网络,也能把世界掌握于心了。
(2)重点识记各大洲中部经纬线,明确大洲的基本大致位置。了解各大洲的主要分区和主要国家以及世界主要海域和这些重要经纬线的关系。
(3)宏观了解主要国家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和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3.区域识别的操作方法
(1)依据经纬线(度)判断区域。首先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地变规律来判断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从而进行空间定位。
(2)依据区域轮廓识别区域。一般从自己最熟悉的区域向外辐射,就是由熟悉的区域向陌生区域扩散,对区域进行初步判断。
(3)依据海陆位置推测区域。根据海陆位置分布的相对关系分析,从而推测所在区域。
(4)依据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判断区域。根据某一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该地理事物所在的位置和区域。 (5)依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辅助判断。一般区域地图都有图例、注记、比例尺等标识,在使用前几种方法进行区域判断有困难的情况下,可借助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进行辅助判断。 就高考而言,在识读各种类型的区域地图时,首先应先看区域地图所给的所有条件,高考试题中的各种区域地图,出现的地图符号不会有一处无用,也不会有一处多余,正如前面所列举的例子。其次,针对区域地图不同表现形式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需要空间定位才能得出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区域地图要掌握空间定位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目前高考题中有的不需要进行定位也可以得出结论,因此就结合其所给的所有区域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轻松识读各类型区域地图,除了掌握一定的技巧,掌握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才能使地理识图事半功倍。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理主要原理和规律,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