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与训练策略
一、如何选择与确定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可以从团体辅导、对学生的培养与沟通、针对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与措施及其他方面进行考量。
团体辅导:在团体辅导中教师以学生群体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精神,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提高适应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人格欠缺的学生而言,通过团体辅导与团体成员进行互动,减轻症状,培养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
对学生的认识与沟通:在辅导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认识和了解不同类型、背景、经历的学生,在团体或个别辅导中应用多种方式了解和观察自己的工作对象,通过多种生动的活动帮助学生端正认识、陶冶情感。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个过程是一个双边的合作、沟通、了解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创造情感激励的氛围,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干预的方法与措施:在中小学心理辅导活动中,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校管理方面
的干预、学科教师教学方面的干预、班主任的干预;从干预的内容上讲,有认知干预、行为矫正、情感干预等。
其他方面: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但同时也涉及同事、上级、家长等多方面,因此与同事、上级、家长的互动和协作也是考量心理辅导教师基本功的重要因素。 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体现出评价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笔者在确定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基本功的途径与方法上选择了关键行为事件的访谈方法、问卷调查法、数据整理与检验和文献资料查阅法等来确定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关键行为事件的访谈: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笔者对多名优秀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了访谈,让他们讲述自己在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关键情境,从而收集被访谈者在关键性事件中表现出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通过对比分析访谈结果,提取导致能力差异的关键行为特征,作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的、能产生高绩效的能力要素。
问卷调查:在关键行为事件访谈中获取了行为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对心理辅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一系列与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能力指标相关的问题构成。
数据整理与检验:就是把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作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能力研究的基础,并对问卷进行结构分析、信度
和效度检验。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整理,并对其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笔者初步确定了考察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能力的18项基本指标:
能开发与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能研究适合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方式; 具备对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
具备对课堂的驾驭、调控能力,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能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能与学生共情; 掌握学生心理咨询基本技术的理论与知识; 能诊断学生学业、人际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倾听学生心里话,了解学生的想法; 具有认识了解学生的能力; 建立与发展良好的咨询关系的技术; 从学生生涯发展出发考虑问题;
具备正确对待和评价学生认知与行为的能力; 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把工作当事业来看,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善于交流、沟通;
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情感特点; 能掌握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
善于同家长合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文献资料的查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目前,对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不同的心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了界定。贾晓波认为,为了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与不同类型学生进行沟通、建立关系的能力,对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诊断的能力,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沟通协调能力五种。王科成认为,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四种:教育教学能力,心理辅导和简单的心理治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雷五明将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会谈能力、影响与干预能力、结束能力四种。王燮辞认为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建立咨访关系的能力、诊断能力、个别和团体辅导能力、心理辅导科研能力四项基本功。
二、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五项专业基本功的内容与训练标准
什么是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呢?它是指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为顺利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必须具有的个性特征、基本素质和能力倾向。一方面,它是由多种单项的能力和素质组成的和谐整体,缺少任何一种有机的组成部分都将影响教师能力、水平的发挥;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根据各自所起的作用及适用范围的不同进行综合考查。
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基本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水平与发挥效果。根据调研(访谈、问卷、数据整理)以及文献资料法搜索出的总结,从有利于深化教师专业基本功与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的认识出发,笔者把心理辅导活动分成了团体与个体辅导两个方面,将专业基本功划分为五类:能听会说的咨访基本功、能观会处的诊断基本功、能引会导的干预基本功、能写会话的设计基本功、能教会引的教学基本功。 1.建立咨访关系的技能
辅导教师与来访学生建立真诚、信任、接纳和坦率的合作关系的一种技能。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是咨询的第一步,是决定咨询成败的关键因素,辅导教师具备咨访关系技能必须对来访学生做到:尊重、真诚和共情。对来访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尊重表现在:心理辅导教师能无私地关爱学生,完全接纳、真诚地对待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话,能站在来访学生的立场去感受、理解学生已表达和尚未表达、感知的内容,与学生产生共情;同时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反馈给学生。
因此要求心理辅导教师在建立咨询访关系时要能听会说(能听:善于倾听;会说:准确表达、交流)。 2.心理诊断的技能
心理诊断是一个系列过程,从广义上讲是对正常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人格特点及个人发展水平的评估;从狭义上讲是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人进行的心理评估。心理诊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