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渠道.兴趣.互动
漳平市桂林中心学校 郑玉妹 电话:1596032327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这儿强调识字的生活源泉。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特别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套教材中的识字教学的设计较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学生兴趣识字,而且教材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教会学生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中,要留给教师和学生一片可以发挥、拓展、补充的余地。在教学实践中力求充分利用教材因势利导,延伸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一、运用多种方法——学会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平时我们使用的方法是重复书写,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低年级语文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强调识字要做到从“我会认”、“我发现”、“我会说”、“我会写”、“我真行”等要点,让学生在自主中识字,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识字,让学生摸索识字规律,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方法。以下是我和学生在识字中探索出的一些识字方法。
1、“加一加”识字法
“加一加”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识字中最简单易学的方法。如教“丢、来”等字时,教师先出示“去”、“米”字,让学生认读,再出示生字“丢、来”,让学生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去”加一撇就是“丢”。“米”加一横就是“来”。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如:一个同学来扮演学过的字,另一个同学扮演偏旁,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错。
2、“口诀儿歌”识字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识字,而口诀儿歌就是其中的办法。根据字形的特点,编一些口诀帮助学生识字,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如“算”字,可以让学生编一编口诀来记忆,就有学生编到“上头用毛笔,中间用眼看,下边不要弄错了。”这编法既体现了“算”的上中下机构,又体现出“算”的一边是“笔”的上半部,中间“目”下边是“弄”的下半部,同时又使学生在学习“算”字的同时复习了“笔”“目”“弄”三个字。儿歌是学生最乐意诵唱的。识字效果最好。
3、猜字谜识字法
吸收“奇特联想法记忆法”和“暗示学习法”的研究成果,引导快速识字。如学生学习“爱”字时,师出示:“天冷了,用手抓一块布盖在朋友身上,表示爱护”。“一撇三点头,家住秃门楼,心中常思念,交个好朋友。”又如学习“怕”字启发学生联想记忆,由于心理害怕,
1
脸都吓白了。总之,让所学汉字想象成一幅画,想象为一个动作,想象一种神态,也可以想象为一种心理活动,想象一种景象等,在教学中我还采用联想类推,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在一次活动课上,我让学生收集字谜,然后召开字谜——“猜猜猜活动”,强化生字。
除此之外,“减一减识字法”、“讲一讲识字法”、“比一比识字法”、“形象直观识字法”等,都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初浅的识字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促进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渠道——开放学
识字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变,花样翻新,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占据主要地位,无意识的占据优势。他们对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记住,在一年级识字中,教材中告诉了学生多种识字的渠道。
1、建立小小展示台
学生在学课文时,可先让学生按课文中提到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生字。接着让学生补充课文,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途径外,还有很多途径,让学生说说我在什么地方?认识了哪个字?(如儿歌中,成语故事中,游戏中,看电视中,上网中等)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建立成长袋;把自己所有的字都记在小展示台上,每周比赛一次,看谁的字收集得多。
2、送生字宝宝入园活动
让学生去体验在不同的场地都能学到生字的乐趣。告诉学生从自己的姓名,家长的职业,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请你体验一下,把新认识的字做成小卡片,投到班里的生字乐园中,并让他们集体交流,合作探究,说说自己所识到的汉字和认识的途径。让孩子们自主地、无意识、有趣地和新字交朋友,并得出更多更好的识字途径。
三、运用多种趣味——学准确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趣,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教学的学习中去。
1、例: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4》时,我们可以配上以下几个环节辅导教学,先出示各种动物让他们“认一认”、“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还可用上“对呤”、“扮
2
角色”、“摘桃子”等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识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巩固阶段我又利用课外配套作业《好帮手》进行训练巩固,学生很喜欢此书中的“语言积累”、“感悟课文”、“读读背背”、“课外阅读”等项目的训练,无意中加深记忆和拓展识字。
2、又如教学《对对歌》后,学生学着对《近词歌》快乐近开心,仔细近认真,美丽近漂亮等,教学三册〈〈识字4〉〉的成语后,就可让学生去找一些成语故事读一读内容,做一做其中的生字卡片,让他们把这些卡片带到课堂,我就趁热打铁给他们开个小小的课外识字会,大家乐开了,纷纷上台把自做的卡片介绍给大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无意中增加了识字量。
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编笑话,诵儿歌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识字,让他们自主地发现识字的趣味性,激活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识字读书,双管齐下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识字与读书同步进行阶段。本套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阅读,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中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比如学习二册《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中的“看”字时,我利用平时我们看远处景色时往往用手遮在额头上方看的姿势,让学生说说我的姿势。经此让学生记住“看”字是把手放在眼睛上,这样就记住字形了。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巩固和扩大识字量,而且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在阅读事物中不断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我便开始向学生介绍相应的有趣的注音读物,《古诗》、《儿童诗歌》、《故事》等,我们在班队课上可举行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我用“红旗”奖励好的学生。这样学生既会认识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
一、二年级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记忆力也是最佳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以书本束缚限制他们的能力,要以人为本,要以“上不封顶”的要求,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扩大识字量,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为以后的大量阅读做准备。
3
相关推荐: